央广网福州5月15日消息(记者李姗姗)5月14日,记者从《福州市全域治水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福州市全域治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据介绍,《条例》全面总结了福州市全要素、全流域、全过程治理的“七大治水行动”经验,是一部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法规。《条例》共设置总则、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水文化建设、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六十九条,违反法规最高罚款将达20万元。

《条例》将福州市实施3年的“河长制和湖长制”有关内容纳入法规,明确每年3月14日为福州市“河长日”,各级河(湖)长应当组织开展护河巡河、宣传教育等活动。同时《条例》还设立“福州市林则徐治水奖”,对在全域治水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针对福州市台风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条例》将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纳入防洪规划,并加强对地下公共空间内涝的防范,规定地铁、隧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公共空间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各类管线以及排涝设施巡查维护制度,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巡查维护,定期对排水管道和排涝设施进行检测维修,采取防倒灌措施,防止电力、通信等管道漏水、渗水。上述地下公共空间的管理单位应当制定防汛应急预案,配置防汛物资,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定期组织应急抢险人员进行演练。

此外,《条例》还设置了水文化建设专章,规定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桥、古渡口、古石刻、古码头、古航道等水上交通遗产和陂、塘、水闸、灌渠等农耕治水遗产以及水利遗产资源进行调查普查和认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