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康复大学等24所学校,2024年5月15日至5月21日予以公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24所学校涵盖了医学、师范、职业技术、理工等多个类型,全部是公办、本科院校。其中民政职业大学为民政部直属高校,其余均为地方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部发文新设立的二十四所新大学中,其中两所校名很不一般。

1、康复大学

康复大学是24年新增院校中唯二两所没有加地名的高校。据公开信息显示,康复大学是一所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山东省共同建设的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国家级大学,学校坐落于海滨城市青岛。

去年9月1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根据公示,康复大学(筹)申报了康复工程、运动康复、康复作业治疗3个本科专业,首次举办本科教育年份确定在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根据3月19日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康复大学去年申报的三个本科专业均不在其中。这也引发了舆论对康复大学今年能否如期招生的担忧。

据康复大学(筹)官网,该校将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规划招生规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5000人,培养具有先进康复理念和自主创新精神,能够引领康复事业发展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标志着我国在培养康复领域专业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民政职业大学

很多家长和考生看到这个名字都很茫然。其实早在2023年12月18日,民政部官方网站就曾发布消息,对拟向教育部申报“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设立民政职业大学”事项予以公示。如今,这一愿景终于成为现实,标志着我国民政教育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内务部干部学校。当时的内务部是如今民政部的前身,所以当时的学校就相当于是民政部干部学校。1983年11月学校更名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07年6月,学校正式更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到了在2010年9月,经中央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中国假肢矫形培训中心同时并入到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虽然名气不大,但在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学校主要围绕民政行业与民生民政重点服务领域,开设了20个涵盖民政各个领域、社会亟需的专业。

其中,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护理、社会工作、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学前教育、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婚庆服务与管理等7个专业被认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健康养老专业群、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康复辅助技术专业群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学校升级为我国唯一以“民政”命名的本科大学,未来必将推动我国民政事业的发展,也是我国民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youzy_cn)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