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春5月16日消息(记者张学龙 见习记者刘雨晴)共育优秀人才,服务吉林振兴,助力强国建设。5月16日,吉林大学-吉林省“大中衔接”人才培养对接会暨吉林大学2024年吉林省招生工作会议在吉大举行。吉林省政府副省长梁仁哲,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苏衡,省教育厅厅长张洪彬,长春市政府副市长赵显,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宏伟,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洪明出席会议。会议由冯正玉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梁仁哲在致辞中表示,吉林大学始终是引领吉林高等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始终是推动吉林人才发展的“策源地”,始终是助力吉林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多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积极发挥吉林科教资源丰富、基础坚实的优势,努力为吉林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是吉林大学最重要的“生源”保证。吉林大学的根子在吉林,吉林省有责任、有义务为吉林大学建设发展服好务。下一步,吉林省将继续加大对学校的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干部任用和校园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让吉林大学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仁哲发言(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梁仁哲表示,这次对接会,既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打破大中界限、推动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通过这次大中对接,在吉林大学和省内高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共同构建融合式、联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希望通过这次大中对接,打破大中人才培养的壁垒,推动大中教育无缝对接、协同发展,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希望通过这次对接,积极引导广大省内学子把学在吉大、留在吉林、建设家乡作为个人的发展目标、份内之责,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治莹发言(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姜治莹在讲话中代表全校师生,向吉林省、长春市一直以来对吉林大学的鼎力支持表示最崇高敬意,向省内各高中对吉大发展建设的关注、对输送优秀生源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优秀生源是吉大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是吉林的振兴之要、活力之源。“吉大”之大,不仅在于规模之大,更在于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担当大任,践行大计、办好大学,引育大师、培养大才。历久弥新的吉大精神始终是广大学子求学问道、放飞梦想的丰厚滋养,引领时代的发展成就始终是广大学子勇攀高峰、再创佳绩的动力源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广大学子引以为荣、引以为傲的永恒自豪,人才培养的深厚积淀始终是广大学子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最大底气。

姜治莹指出,吉林大学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把人才培养摆在首要位置,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永恒初心,坚守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崇高使命,为广大学子提供汲取知识的养分,创造完善自我的机会,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在“入口关”上用力,为广大学子营造优中选优的良好氛围,在“培养关”上用心,为广大学子赋予引领时代的卓越能力,在“发展关”上用情,为广大学子铺设走向未来的光明大道。他表示,2024年高考将至,诚挚希望大家进一步认识吉大、了解吉大,进而宣传吉大、推介吉大,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优方案,为吉大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更希望更多优秀的学子能够在人生最重要的路口,相信吉大、选择吉大、筑梦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正聿发言(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孙正聿在讲话中分享了在吉大工作40多年最深切的体会。他说,吉林大学不仅是一所人文、社科、理、工、农、医门类齐全的大学,更是一所有光荣的历史传统、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优良的校风学风、有立德树人的师资队伍、有卓越的青年学生的“五有”型大学。孙正聿说,无论是走在东中华路的文化名人街上、观看《先生向北》话剧,还是参观地质宫“黄大年纪念馆”、浏览关于吉大的新闻报道时,都会深深地感受到吉林大学的文化底蕴、繁荣发展和未来的更美好的前景。他说,在吉林大学,学到了“大气、正气、勇气”的为人为学之道,学到了“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的为师从教之道,还总结了“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的教育理念。他表示,把学生培养成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创造性人才,才是“求真务实、励志图强”的吉林大学的理想和追求。他衷心期待全省各中学的优秀毕业生报考吉林大学,到吉林大学深造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洪彬(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张洪彬在致辞中表示,开展“大中衔接”人才培养对接,不仅有利于中学生提早了解大学、了解学科专业,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而且有利于保持人才培养的连贯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更多大学与中学在“大中衔接”人才培养方面,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对接会,在师资交流、研学实践、思政课一体化、学生跟踪培养、拔尖人才选拔等加强合作、有效互动、有组织推进。希望省考试院、各中学用心用情为高考生和家长做好新高考指导服务,精心组织考前政策解读、信息参考,以及考后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等服务,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有温度的精细化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显发言(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赵显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吉林大学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服务地区发展,办学实力稳步增强,“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对外影响不断扩大,为吉林全面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吉林大学一直以来对长春振兴发展的参与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双方能够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入推动大中衔接人才培养,逐步将长春打造为吉林大学的优秀生源地和科创孵化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毕业生留长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持续推进校地合作共赢。长春市将始终秉持“怎么支持吉大都不为过”的理念,紧靠吉大、贴紧吉大、服务吉大、对接吉大,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吉大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希望双方携手努力,共同把校地合作推向新的高度,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正玉发言(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牌仪式(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庆丰发言(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会上,赵宏伟为“吉林大学兼善人才共育基地”授牌,教务处处长兼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庆丰作“吉林大学大中衔接人才培养工作与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推介。

前不久,吉林大学原创话剧《先生向北》复演中,“匡亚明校长”的一句“我多想看看2024年的吉林大学啊”的台词,引起了师生强烈的共情。由吉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倾情打造的招生宣传片《青春向北》,给先生们一个跨越时空的回应,也给所有正值青春的学子们一份最真挚的邀请,更对吉林优秀学子发出盛情之邀。会上,举行了吉林大学2024年招生宣传片《青春向北》首发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座谈交流环节(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座观众(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座谈交流环节,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房国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校长李海军、吉林一中校长钟涛、辽源市第五中学校长崔金华,吉林省招生组代表、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刘彬、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革宇先后发言。大家分享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建议,共同为大中衔接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来自省内9个地市州、89所中学的134位高中教育优秀管理者、省内高中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会代表在吉大参观(央广网发 吉林大学供图)

活动当天,各中学代表还分别在中心校区和南岭校区参观了校史馆、综合极端条件高压科学中心、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无机-超分子楼、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场所,进一步加深对吉林大学的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