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博宇)5月16日,在2024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AI视角下的教育创新"平行论坛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表示,民办教育进入2.0版本的新时期,标志着整体发展的转型与升级。这一判断基于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也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刘林表示,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正面临重要的机遇。当前民办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正逐步融入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主线的新发展空间之中。

人口规模变化、结构变迁和教育需求消费变化主导下的市场调整,对民办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刘林称,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分化等趋势,使得民办教育的发展格局面临调整与重塑。以老年教育为例,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丰富经验和见识的老年人成为新的人力资源增长点,老年就业技能开发成为新的教育需求,为民办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

同时,新质生产力所代表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民办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民办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此外,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也为民办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使得精准学、随心学成为可能,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林也提到,全球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对民办教育产生新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民办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国际视野拓展和跨文化教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教育需求。

"民办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积极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在刘林看来,天然具有改革创新基因的民办教育,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必将通过积极转型实现全面升级,进而实现更为稳健与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