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渭南市澄城县,一个备受关注的农田水利事件浮出水面。

据当地村民揭露,这个旨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缓解旱情、确保粮食产量的项目,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造假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原计划,项目应通过打井抽取地下水或连接附近水源,建立一个完善的水利设施网络,以满足农田灌溉需求。

但实际施工中,仅见水泥墩和少量水管接口,却没有配套的水井和完整的管网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6035万元,覆盖了澄城县6个城镇和22个村庄,预计惠及大量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曝光的照片显示,田间仅见孤立的水泥墩,上面装有水管接口,但下方并未连接任何水源,使得农田灌溉成为空谈。

这种简陋的设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引发了公众对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的严重关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质疑,地方农业局承诺将对事件进行严肃的调查,并承诺对涉事的造假者采取严厉措施。

然而,这一表态并未平息公众的疑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农业局又给出了最新的官方声明。

他们强调,据初步调查,田间发现的水泥墩和水管接口安装情况可能是施工方在工程未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之前的擅自行动。

这意味着,这些设施的安装可能并未经过正规程序,也未得到农业局的批准,这与项目原本的设计和规划存在显著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局表示,按照正常的工程流程,所有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都应当遵循严格的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

在项目竣工之前,任何安装工作都应当等待最终的审批,以确保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标准。

目前看来,施工方可能为了某种原因提前进行了不完整的安装,这不仅违反了施工规定,也可能对项目的最终效果和资金使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局重申,他们将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不仅要查明施工方为何在未竣工验收前擅自安装,还要查清是否有违规操作、贪污舞弊等问题。

同时,他们承诺会尽快完成全面的工程质量检查,以确定其他部分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并对涉及到的责任方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公共利益和项目信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局表示会加强与各施工方的沟通协调,确保未来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同时增强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管,以保证每一分投入都能真正用于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指出,由农业农村局领导组成的调查组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因为这些领导可能既是项目的监管者又是实施者,这种“双重身份”可能影响调查的公正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表示,看着没有水,其实水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东西时候能消失呢?不能用的又何止是水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事件也为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希望他们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透明度和监管力度,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毕竟粮食是根本,都说土地是不会骗人的,但人也不能骗土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