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以前的文章在此。⇧

我们接上次的内容介绍。

我们作为科普文章,不是临床诊断,只是介绍一些相关概念。大家不用记。由于每个病例都有不一样的表现,这里只选取比较典型的例子,大家有具体症状请去当地医院正规检查,不用特别紧张,但是也不要延误。

根据研究显示,从我国近年来城乡前10位恶性肿瘤构成来看,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迅速上升。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对于>8mm的实性结节,应通过对比患者的历史影像学资料,评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PET扫描或其他功能性影像学检查仅可为评估良恶性提供参考意见,最简便易行且价廉的检查为CT扫描监测随访。亚实性结节往往是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需要延长监测时间以监视实性部分的增长或发展。

下面我们看几个典型的各种病例的区别。

病例1:

女性,46岁,体检发现右肺磨玻璃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常规扫描;

B.高分辨CT:右下叶背段纯磨玻璃(pGGO)类圆形结节,部分边缘凹陷呈多边形,边界略模糊(白箭),邻近肺野血管影及条索影增多;

C.病理示病灶内部分纤维增生,肺泡网状结构部分塌陷,局灶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该患者的高分辨CT显示病灶边缘凹陷呈多边形,部分边界略模糊,对周围的正常肺组织有牵拉作用,邻近肺野血管影及条索影增多。随访过程中,病灶可没有任何变化,结节一般较小。

体检CT发现磨玻璃影。

A.常规CT;

B.高分辨CT靶扫描显示右下叶背段圆形pGGO,密度均匀较淡,边缘模糊(白箭),病灶周围肺野未见浸润影及卫星病灶;

C.抗炎后1个月随访CT,病灶吸收(白箭)

【鉴别诊断】

主要与早期周围型肺癌相鉴别。早期微浸润型腺癌病灶密度相对均匀略高,病灶大多呈圆形结节,边缘清晰,病灶内可见微血管影或有血管进入。本病例常规扫描病灶似呈球形,邻近肺野血管影增多对诊断造成困难,但高分辨CT示病灶局部边缘模糊,呈多边形结节,有助于鉴别。

病例2:

男性,33岁,体检发现类圆形肺磨玻璃阴影,无咳嗽、咳痰、发热症状,抗炎1个月后随访检查,磨玻璃影完全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常规CT;

B.高分辨CT靶扫描显示右下叶背段圆形pGGO,密度均匀较淡,边缘模糊(白箭),病灶周围肺野未见浸润影及卫星病灶;

C.抗炎后1个月随访CT,病灶吸收(白箭)。

【诊断要点】

高分辨CT显示病灶呈圆形,边缘较模糊,密度淡且较均匀。抗炎后1个月随访CT,病灶吸收。在体检中发现的无临床症状的肺部炎症,CT影像以边界模糊的斑片状GGO为特征,有时呈云雾状改变。

【鉴别诊断】

病灶位浸润型结核的好发部位,其影像的主要鉴别在于病灶密度均匀较淡,边缘模糊,高分辨CT呈云雾状改变。局灶性肺损伤的影像表现与之相仿,但局灶性肺损伤一般病灶紧贴胸膜下,由于损伤局部渗出增多,病灶密度由胸膜下较高向肺野内逐渐降低改变。临床往往有明确外伤病史,有助于诊断。

诊断:细菌性感染。

病例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9cm肺结节,有毛刺、分叶和胸膜凹陷,恶性。)

病例4:

女性,51岁,体检发现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分辨CT示:

左肺上叶直径约5mm的pGGN,边界尚清晰,密度均匀略低,边缘光整(白箭),邻近肺野及胸膜均未见异常。

【诊断要点】

病灶直径较小,边界尚清晰,部分边缘光整、锐利,密度较低且均匀一致,病灶内未见血管影。

【拟诊】AAH(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术后病理】AAH。

【鉴别诊断】

主要与局灶性纤维化、细菌性感染及浸润型肺癌相鉴别。局灶性纤维化病灶边缘往往略不规则呈多边形,部分边界可模糊,周围正常肺组织可有牵拉改变。细菌性感染一般圆形病灶边缘较模糊,密度淡且均匀,有时呈云雾状。抗炎后随访,病灶变淡甚至完全吸收。早期微浸润型腺癌病灶密度相对均匀略高,病灶大多呈圆形结节,边缘清晰较锐利,病灶内可见微血管影或血管进入表现。

病例5:

女性,81岁,体检发现肺部结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高分辨CT示左上肺前段直径约14mm纯磨玻璃(pGGO)结节,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其内清晰可见肺纹理中的细小血管影(白箭);

B.病理显示肿瘤大部分区域肺泡结构完整,肺泡间隔增宽,异形的肺泡上皮细胞呈钉突状沿肺泡壁覆壁生长(黑箭)。

【拟诊】肺原位腺癌(AIS)。

【术后病理】AIS。

【诊断要点】磨玻璃结节呈不规则形,边缘清晰,密度尚均匀,内见血管影,邻近胸膜增厚。确诊依据病理特点:癌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肿瘤与正常肺实质分界尚清,残存大量气腔,镜下可见少量淋巴滤泡影和萎陷肺泡。

【鉴别诊断】

本例易与细菌性感染及浸润型肺癌相混淆。如前所述,细菌性感染病灶一般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大多较模糊,密度淡,有时呈云雾状。抗炎后病灶变淡或完全吸收。微浸润型腺癌病灶密度相对均匀略高,边缘清晰较锐利,病灶内由于微血管影可见颗粒状致密影,有粗血管进入。本类病例与AAH影像上有时较难鉴别,需依赖病理诊断。

病例6:

【患者基本情况】

女性,35岁,体检发现右肺混合密度结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肺上叶混合性结节A、B.右肺上叶后段混合密度结节,高分辨CT呈磨玻璃-实性混合结节,实性成分位病灶一侧(白箭),侧后胸膜轻度增厚。

【拟诊】微浸润腺癌(MIA)。

【术后病理】MIA。

【诊断要点】高分辨CT显示mGGN,边缘模糊,边界不清,病灶偏中央侧见团块状致密影及微血管,实性成分所占病灶比例小于50%,轻度胸膜增厚。

【鉴别诊断】局灶性纤维化:病灶边缘呈不规则多边形,部分边界略模糊,常见纤维条索影。AIS高分辨CT示密度均匀磨玻璃结节,内可见血管影,病灶边缘清晰。浸润型肺腺癌:结节实性成分体积较大,密度较高、混合,病灶可有分叶,内见血管扭曲,胸膜受牵拉。

病例7:

【患者基本情况】

女性,41岁,体检发现左上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无胸痛、咳嗽、咳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肺上叶高分辨靶扫描可见混合磨玻璃结节,边缘见分叶及纤维条索影(黑箭),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实性成分及空泡。

【拟诊】肺腺癌(浸润型)。

【术后病理】浸润型肺腺癌。

【诊断要点】结节实性部分直径较大,密度较高、混合,病灶有分叶,内见血管扭曲,胸膜牵拉,显示肿瘤病灶不均匀生长及纤维增生、收缩的特性。

【鉴别诊断】

机化型肺炎: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多边形,部分边界略模糊,病灶密度致密但不规则,常见多发空泡影及纤维条索影。微浸润腺癌(MIA):mGGN,实性成分所占病灶比例小于50%,边缘模糊,边界不清,可见有轻度胸膜增厚。

病例8:

【患者基本情况】

女性,35岁,体检发现右肺混合磨玻璃结节1周,无咳嗽、咳痰及胸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肺中叶混合性结节。

A.高分辨CT示右肺中叶10mm×10mm磨玻璃密度为主的混合磨玻璃(mGGO)结节,圆形,边界清楚,叶间胸膜增厚(白箭);

B.见肺泡腔无塌陷,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上皮未见增生。

【拟诊】肺腺癌。

【术后病理】肺泡出血。

【诊断要点】

混合磨玻璃结节,圆形,边界清楚,边缘锐利,紧贴叶间胸膜但无收缩牵拉。病理示:肺泡腔完整无塌陷,其内充满红细胞,肺泡上皮无增生。

【鉴别诊断】

浸润型肺腺癌,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所占病灶比例较大,密度较高,病灶可有分叶,内见血管扭曲,如病灶邻近胸膜,则表现胸膜凹陷、牵拉,显示肿瘤病灶不均匀生长及纤维增生、收缩的特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