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国企地产三剑客:建发房产、国贸地产、象屿地产。

象屿地产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大型国企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象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聚焦地产开发、资产运营、物业服务、工程代建四大业务领域,地产业务覆盖福建、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天津、河北等区域。

作为母公司的象屿集团,成立于1995年,2023年全年,厦门象屿实现营业收入4590.35亿元,目前是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

可以说象屿地产与建发房产、国贸地产一样,拥有较为雄厚的背景支持。

于是,在建发与国贸地产纷纷全国化布局之后,象屿地产也开始发力,开始向外扩展。

01战略变化

象屿地产前任董事长是王澍陶,公开信息显示,王澍陶在1996年应聘进入象屿集团。随着象屿创业的脚步,20多年的商海历练,由一个普通业务员成长为象屿集团旗下地产板块的董事长。

在王澍陶担任象屿地产董事长期间,象屿地产坚守福建大本营,战略更倾向于区域化房企,相对比较中规中矩。

2021年1月,王澍陶辞任象屿地产党委书记、董事长职位,而且和王澍陶搭班子的总经理曲洪亮,也跳槽去了天安集团。

在总经理、董事长都辞任之际,象屿集团董事长张水利接任过一段时间。

2022年5月,胡新立出任象屿集团党委委员、象屿地产党委书记、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胡新立出生于1978年,2008年加入象屿集团,从一名投资人员历经了多个岗位,先后负责过投资、工程运营、营销等,逐步成长为象屿地产上海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象屿地产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在胡新立出任象屿地产董事长之后,象屿地产也开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在地产的战略选择上也发生了变化,从稳扎稳打到快速发展与扩张,更倾向于规模化。

02布局变化

胡新立曾长期任职于象屿地产上海公司总经理,对于长三角市场的认知更加深刻。

这也是目前象屿地产重仓之地变化的一个原因之一。

最近三年,象屿地产新增拿地32块,总地价470多亿。

2024年1-3月,象屿地产共花费16亿元在上海拿地,在上海排名第七位。4月,象屿地产再次拿地1宗,权益金额11.8亿元,为上海浦东新区地块,项目由象屿集团与联发地产共同取得,溢价率6.49%。

内部人士说:“在集团内部,象屿地产定位为利润中心,对于规模的考量较少,主要考量盈利情况。”

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象屿地产还是在追求规模,有高周转的影子。

2020年,象屿地产签约销售额122.7亿元;2021年销售额169.3亿元,业绩增速38%;2022年销售额330.4亿元,业绩增速达95%。2023年,象屿地产的销售规模达到425.1亿元,排名上升至第35位,其中象屿上海地区销售约285亿,排名上海第五

而且从拿地来看,象屿地产选择了豪赌和重仓押注——上海

根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象屿(包括联合体)在上海拿了不下15宗地

因此,在重仓长三角市场为主的时候,其他区域的项目就明显减少,目前,象屿地产的布局为三区域+三项目公司:江苏区域、沪浙区域、海西区域,重庆公司、天津公司、唐山公司

从象屿的布局来看,核心在于沪浙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

这和胡董事长的上海任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03人员变化

这几年的象屿地产,除了战略上发生变化外,人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不断的引进外部经理人,稀释了内部的老员工,而且很多老员工也被迫离职或者转岗

区域层面:

1、吴杰:象屿地产江苏区域总经理;出生于197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金辉上海公司总经理,2022年加盟象屿地产。

2、杨杰:象屿地产海西区域总经理 ;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服务于龙湖、中骏、中南等公司,曾任中南置地华南区域总裁,2023年加盟象屿地产。

3、鲍轶群:象屿地产沪浙区域总经理;生于1980年,2毕业于同济大学毕业,曾任职上海绿地、上海城开、复星集团、龙光地产上海区域总经理、金地商置华东区域环沪公司总经理等职位,2024年初加入象屿地产。

4、刘宏亮:象屿地产沪浙区域营销部总监;出生于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先后在华润置地、正荣地产、融创中国、仁恒置地、祥生地产等公司,担任营销总监、城市公司副总经理等岗位,2023年加入象屿地产。

5、孟宇航:象屿地产海西区域生产运营副总;出生于198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职金地集团、复星集团、正荣地产等公司,分别担任成本管理部经理、城市副总经理、生产运营副总等岗位,2022年加入象屿地产。

6、伍健:象屿地产海西区域营销部总监;曾是碧桂园的未来领袖,担任过碧桂园福建区域二部营销总,2022年加盟象屿地产;

7、吴大禹:象屿地产江苏区域营销部总监;曾任碧桂园地产、保利发展江南区域营销总,2023年加盟象屿地产。

8、李辰佳:原象屿地产海西区域人力资源总监;出生于198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本科硕士学历,曾任职苏州工业区兆润投资公司、正荣地产,担任城市公司人力总监、营销公司大区人力总监等岗位,2022年加入象屿地产。

集团层面:

1、孙群存:象屿地产营销中心总经理;出生于198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曾任华润置地、融信中国、金辉地产营销总经理,2023年加盟象屿地产。

2、陈莉萍:象屿地产人力资源中心副总;出生于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毕业后以管培生身份进入景瑞地产,一直做到景瑞地产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经理岗位,2022年加入象屿地产。

3、林文希:象屿地产成本管理中心负责人;出生于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先后在恒大地产、华润置地、海亮地产、世茂地产、正荣地产等公司工作,担任过成本经理、成本总监、大区副总经理等岗位,2023年加入象屿地产。

4、祖浩源:原象屿地产设计工程中心部门副总监;出生于1986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曾任职万科、融创、旭辉等公司,担任过万科郑州公司商业技术高级经理、融创新疆公司设计部门总监、旭辉集团产品总监等岗位,2023年加入象屿地产。

从上述的人员变动来看,象屿地产把三大区域总经理及集团总部部分条线负责人全部进行了更换。

当然,也有部分人员进行了保留,比如,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曲波、设计工程中心总经理孙卫等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要么在上海公司任职过,或者和胡董有工作交集,属于自己人。

还有些人不太受领导喜欢,但又是公司的老员工,于是从地产板块调入到了其他非地产板块,比如媒体报道的前营销总经理周骏,调去了物业。

象屿地产和珠海华发很相似,都是铺天盖地的换人,从上到下都换了个遍,在国企中算是比较少见的。

有员工说,胡董上任之后,风格更加的市场化,同时也启动了厦门、上海双总部模式,力图以上海为新的根据地,打造一个更具规模化的象屿地产。

也有员工说,胡董不想用上任董事长留下的员工,要打造一支自己的团队。

也就是说,用新队伍、新战略、新市场,完成一次象屿地产的规模提升与逆势发展。

04裁员与内卷

象屿地产把上海市场(沪浙区域)作为新的根据地和新的增长点之后,其他区域就受到了冷落,拿地数量急剧降低。

比如,象屿地产来自厦门,按理说福建地区作为公司的大本营所在地,项目应该很多才是,但是恰恰相反,象屿地产在福建的项目屈指可数

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象屿地产海西区域已经完成了部分裁员工作,此外,海西区域下一步有可能被合并的风险。

毕竟象屿这几年没有怎么在福建市场拿地,即便拿地,也是每年增幅一宗地块左右。

除了海西区域,江苏区域、天津公司、唐山公司、重庆公司,都拿地较少,未来的发展也很不确定。

此外,据说象屿地产为了大步地向前发展,采用了六天工作制,一周休息一天。员工吐槽,工作时间有点长。

另外,某些部门或者区域采取了末位淘汰制,一旦定性为末位,就面临降薪降职的风险,也变相的淘汰了部分新老员工。

最后,有些老员工的心理不平衡,他们在象屿地产辛苦工作十多年,薪酬还不及刚刚招聘过来的新人,而且职位还压老员工一头,这样让很多老员工产生各种抱怨,工作也有一定的抗性。

有人问,象屿地产大规模的扩张,不断的向象屿集团借钱,债务不断的提升,经理人不断的替换老员工,这些因素会不会影响到象屿地产的根基?象屿地产会不会有风险?

只能说,母公司不倒,旗下的分子公司很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