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 5月15日,江苏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和《措施》)以及一批低空智联先进技术成果和5大类40条低空航线,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现场签约产业基金和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306亿元。其中,航空航天产业基金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项目35个,签约投资总额106亿元。会议相关情况分享如下。

到2026年全市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

南京发展低空经济起步较早,已建成全国首个5G网联无人机试飞基地,是江苏首个、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集聚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培育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在浦口、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区域初步形成了集聚态势,正处在快速崛起的关键期。目前,南京已集聚相关企业百余家,涵盖以长空科技、中航金城无人系统、航天国器、南京机电、亿维特、拓攻为代表的低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以中电莱斯、智慧航空研究院、中电信无人科技、中国联通低空经济融合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低空保障,以大翼航空、若尔航空、模幻天空为代表的低空飞行,以迈杰科、新航线为代表的低空综合服务等相关企业,形成低空经济上下游全链条产业体系。

《方案》提出,未来三年南京市低空经济发展目标为1个总量指标、7个具体指标,总量指标即南京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7个具体指标为: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及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3个以上试飞测试场和操控员培训点,规划建设1个至2个通用机场,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南京市低空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120家,建成1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培育3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

重点任务方面,围绕打造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高地目标,南京将加强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整机项目的招引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融合;同时,围绕研发设计、关键配套、生产制造、行业应用、科技服务等细分领域支持企业发展,重点培育“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提升低空经济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围绕打造全国低空经济主要科创策源地目标,南京重点聚焦低空飞行器先进设计制造、能源动力、航电通信、智慧保障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在低空科技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标准研究制定、服务系统集成等方面不断拓展低空科技服务新业态。

《方案》还明确了保障措施,要加大信贷、资金供给力度,推动制定促进南京低空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全力支持国有、民营企业和高校院所等各方优势资源,参与全市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工作。

发布5大类40条航线

为培育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构建低空生态发展新格局,会上,南京开辟“低空航路”,打造“低空+”创新融合模式,围绕长江大保护、医疗物资运输、科技文旅、低空快递等场景,划设了低空巡检、低空快递、低空医疗物资运输、低空观光、低空巴士五大类40条航线,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全域低空交通体系。

其中,低空巡检共9条航线,借助无人机高空视角、实时图像传输优势,提高风险及隐患排查能力,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为居民打造“低空安全网”。年预计7200架次、年累计里程87000公里。

低空快递共13条航线,广泛覆盖各类物流运输需求,解决资源分配、交通拥堵等诸多难题,为物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加码,为城市带来“低空+”消费新体验。年预计20000架次、年累计里程11300公里。

低空医疗物资运输共12条航线,克服地理障碍、提高急救效率,加快诊断和治疗过程,实现远程急救指导,打造坚实可靠的低空“生命线”。年预计8000架次、年累计里程120000公里。

低空观光共4条航线,推进低空观光游览从小众、高端逐渐走向大众化,优选项目点, 优化运营模式,促进旅游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年预计2150架次、年累计里程52500公里。

低空巴士共2条航线,大大缩短民众出行时间,提高出行便捷度,拓宽城市交通发展空间,为低空产业发展以及交通业带来更多机会。预计开通2条飞行验证航线。

推出4个方面12条具体措施

据了解,会上发布的《措施》主要涵盖持续扩大低空产业规模、建设低空飞行保障体系、拓展丰富低空应用场景、优化低空产业发展生态4个方面12条具体的政策措施。

持续扩大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具体支持政策包括:对于招引头部企业,由企业所在区按实缴注册资本的5%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的落户奖励。对于培育本地企业,首次获得及复审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市区联动给予补助;首次获得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可获得300万元和100万元的奖励。对于企业技改项目,符合条件的按项目投入总额的10%给予财政奖补,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对于企业承担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的,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

建设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具体支持政策包括:低空基础设施方面,在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和低空数字智联网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对被认定为国家、省级平台的,给予国拨、省拨资金1:1配套支持;对牵头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的,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和30万元奖励。低空交通航线方面,支持企业发展联程接驳、市内通勤、城际飞行等业务;按照市内和南京都市圈范围,对符合新开航线和架次标准的运营企业给予奖励。

拓展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具体支持政策包括:公共服务场景方面,每年遴选发布1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同时,鼓励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加强与低空制造企业、低空飞行服务企业的对接合作,开展各项城市公共服务。低空飞行场景方面,鼓励企业使用小型或中、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开展低空配送业务,对符合新开航线和架次标准的运营企业给予奖励。低空消费场景方面,鼓励各区发放用于低空飞行体验和游览的飞行券;对新建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授牌的无人机、航模航空等各类飞行营地,最高奖励30万元。

优化低空产业发展生态。具体支持政策包括:设立产业基金,设立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母基金,投资项目覆盖低空经济领域天使期和初创期项目、成长期项目和成熟期项目。引育产业人才,鼓励低空经济链上企业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落实南京高水平产业人才专项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按照“紫金山英才计划”等系列人才政策给予优先支持。打造品牌展会,大力支持市、区引进国际或国家级品牌展会,对符合条件的高端展会最高补助200万元。

37个项目总投资306亿元

会上,南京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民航科技创新基地和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创建事宜,推动提升民航安全和适航创新能力以及科技研发、产业牵引和成果转化能力。

据介绍,近年来,南京围绕壮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积极引领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组建成立了“航空航天产业基金”,作为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助力国产大飞机配套、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招投联动发展。会上,《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基金项目》《招商局创投低空产业基金项目》,全市低空经济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也集中签约。

此次大会现场签约产业基金和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306亿元。其中,航空航天产业基金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项目35个,签约投资总额106亿元。签约项目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签约项目涵盖低空经济产业技术研发、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等全产业链。

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昨天举行。会上,《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力争推动南京低空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南京市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其中,发展目标包括——1个总量指标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超500亿元。7个具体指标: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及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3个以上试飞测试场和操控员培训点;规划建设1—2个通用机场;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全市低空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120家;建成1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培育3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

《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为5个方面20项

在有效保障低空飞行活动方面,聚焦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安全可控的飞行活动,提出完善低空飞行制度设计、推进空中交通协同管理、提升飞行管控服务能力、打造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建设地面低空基础设施、构建低空数字智联网络等6项任务。

在提升低空产业集聚水平方面,聚焦企业培育、产业配套、载体建设、做优品牌等,提出布局低空产业新赛道、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打造高水平产业承载区、组织开展低空领域重大活动等4项任务。

在拓展培育低空应用场景方面,聚焦场景拓展、业态丰富、特色消费等,提出打造“政府端”应用场景示范、探索“交通端”应用场景实践、鼓励“商业端”应用场景创新等3项任务。

在打造低空科创策源中心方面,聚焦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提出推进低空科技创新突破、发展低空科技服务新业态、夯实低空产业人才支撑等3项任务。

在完善低空经济配套措施方面,聚焦核心服务、外力支撑、强化监管等,提出培育适航审定技术服务能力、组建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和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建立低空安全保障机制等4项任务。

《若干措施》主要涵盖4个方面12条具体政策措施

持续扩大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具体支持政策包括:对于招引头部企业,由企业所在区按实缴注册资本的5%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的落户奖励。对于培育本地企业,首次获得及复审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市、区联动给予补助;首次获得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可获得3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对于企业技改项目,符合条件的按项目投入总额的10%给予财政奖补,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对于企业承担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的,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

建设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具体支持政策包括:低空基础设施方面,在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和低空数字智联网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对被认定为国家、省级平台的,给予国拨、省拨资金1:1配套支持;对牵头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的,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和30万元奖励。低空交通航线方面,支持企业发展联程接驳、市内通勤、城际飞行等业务;按照市内和南京都市圈范围,对符合新开航线和架次标准的运营企业给予奖励。

拓展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具体支持政策包括:公共服务场景方面,每年遴选发布10个以上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同时,鼓励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加强与低空制造企业、低空飞行服务企业的对接合作,开展各项城市公共服务。低空飞行场景方面,鼓励企业使用小型或中、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开展低空配送业务,对符合新开航线和架次标准的运营企业给予奖励。低空消费场景方面,鼓励各区发放用于低空飞行体验和游览的飞行券;对新建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授牌的无人机、航模航空等各类飞行营地,最高奖励30万元。

优化低空产业发展生态。具体支持政策包括:设立产业基金,设立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母基金,投资项目覆盖低空经济领域天使期和初创期项目、成长期项目和成熟期项目。引育产业人才,鼓励低空经济链上企业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落实南京高水平产业人才专项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按照“紫金山英才计划”等系列人才政策给予优先支持。打造品牌展会,大力支持市、区引进国际或国家级品牌展会,对符合条件的高端展会最高补助200万元。

37个项目总投资306亿元

会上,南京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民航科技创新基地和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创建事宜,推动提升民航安全和适航创新能力以及科技研发、产业牵引和成果转化能力。

据介绍,近年来,南京围绕壮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积极引领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组建成立了“航空航天产业基金”,作为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助力国产大飞机配套、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招投联动发展。会上,《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基金项目》《招商局创投低空产业基金项目》,全市低空经济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也集中签约。

数据显示,本次大会现场签约产业基金和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306亿元。其中,航空航天产业基金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项目35个,签约投资总额106亿元。签约项目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9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签约项目涵盖低空经济产业技术研发、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等全产业链。

一图读懂丨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图读懂|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 明: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源飞行邦;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