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大陕北》是作家姬晓东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陕北》讲述了从民国十八年陕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0年时间里,米脂县马氏庄园“光亮堂”地主马瑞琪与榆林城“通天苑”资本家万友善,以及他们的儿女马伯雄、马苗与万仙如、万星明、万向明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交错、生意竞争、利益博弈、信仰重建的故事。从他们身上能看到陕北人民荣辱兴衰的苦难史和顽强不息的奋斗史,更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史。

姬晓东,虎年生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始热衷文学和新闻写作,偶有作品发表。进入二十一世纪,著有长篇小说《旱码头》《记者》《县长升迁记》《王贵与李香香》《南泥湾》《沙城》(上部)等。曾编导电影《美丽村官》《王贵与李香香》。

李先生是榆林党组织的负责人,但愿他的离去是组织调动,要不然就是有大麻烦。万向明得意地对姐姐说,万仙如小姐,请你们接受这次的教训吧,以后要好好教书育人,报效党国。万仙如瞧他得意忘形的样子,隐隐担心。兄妹三人生于同一个家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不过也是庆幸,这次要是遇到袁主意,马伯雄和自己可能就完了。想着想着,万仙如宽心地长吁一口气。

“伯雄,你咋考虑的? ”

“考虑啥? ”

“ 继续当你的局长吗? ”

“说实话,想继续当。 我在县政府司职教育局长,对织女渠的修建也有好处,我这次给杜先生表态,要学习建设泾惠渠的精神,动员咱米脂人上下一起努力,促成织女渠早日开工。 可是,处在这样的环境,又有王小姐的穷追猛打,我还能当吗? ”马伯雄苦笑着,说。

“那咋办? ”

“辞职,报告已写好了。 ”马伯雄拉开抽屉,拿出了辞职报告。

无官一身轻。 马伯雄辞职后,对万仙如说带她去见一位高人。 高人是开明绅士李鼎铭先生。 李先生住在县城西下巷的两孔简陋窑洞里,他们去时,先生正专注地为病人针灸。 李先生问马伯雄,辞了? 马伯雄大为震惊,急问先生是咋知道的。 李先生用干瘦的指头,边捻着银针,边淡定地说,算的。

马伯雄上任伊始,就拜见过李先生,这次见先生气色不好,问及,李先生戏谑,主任当的。 井岳秀对陕北根据地进行了几次“围剿”。 为赢得百姓的支持,便扯虎皮拉大旗,强行给各地名人绅士任职。 李先生被任命为米脂东区“肃反”委员会主任,这成为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大山,他忙从东区搬家进城。 马伯雄对李先生说,在西安见了杜先生,杜先生转达对您的问候,还说大家一起努力,力争让三民二中恢复,织女渠早日开建。 李先生眼睛一亮,精气神顿时十足,说这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需要我时,将不遗余力。

47

巍峨九里山,陡峭 挺拔,雄浑壮美。 万仙如和马伯雄登到山顶极目远眺,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既独立又相连,无不散发出大自然神秘的魅力。 “伯雄,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吧? ”万仙如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愿如你说的,我们这次不虚此行。 ”无官一身轻的马伯雄,应万仙如之约,前往米脂南边考察。 万向明以特务身份出现,令马伯雄深感震惊,一个口口声声“德先生”“赛先生”的激进分子,敢打井岳秀公子的勇士,摇身一变投靠了国民党井岳秀,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是万向明的问题,还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问题,让他的观念在短时间里发生根本性逆转。 万仙如说弟弟的事是个案,眼下说不清楚。 陕北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如火如荼建立,不妨我们身临其境感受一番。

千里无定河奔流进入清涧大峡谷,在听得见黄河涛声的这一带,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十个区级苏维埃政府。 “选举村苏维埃主席大会开始。 我先宣布候选人名单和选举规则。 ”一个头扎羊肚肚手巾的中年汉子,喜气洋洋地对成百近千的农人说。

也许是要当官,三个候选人兴奋中带着紧张,他们在板凳上正襟危坐,每人身后放一个大瓷碗。 同样紧张与兴奋的还有农人们,人人手里捏颗黑豆,脸上洋溢着微笑,在考虑黑豆该放进哪个碗里。

“当”,豆子丢进碗里的清脆响声,揪住所有人的心。 万仙如双手保持一尺距离,放在胸前等待在第一时间合住。 马伯雄对“豆选”感到新奇有趣,真是大智慧在民间,如果蒋委员长也是“豆选”的,四万万同胞选举用的豆子,能堆起多大的一座山啊。

当选村苏维埃主席的是个干瘦的老农人,他还 没开口脸已憋得通红,说,大家相信我,我就按共产党给我们指定的路,稳稳地走,往前走,遇到甚麻烦了,哪怕命没了,也绝不回头。 老农人提名,确定了党、团、农协、红军游击支队等村上组织领导的人选,大家举手通过。

这些组织各司其职,统计出有五垧以上地的农户,从多到少定为地主、富农和中农。 定为地主、富农的,勒令立即交出地契。 地契,可是地主的命根子,咋可能喊上几句,吓唬一下就交出。 于是,红军游击支队出动了,将顽固地主分子绑起,戴上纸糊的高帽,敲着铜锣满村游行。 农协的人也不闲着,成群结队地去搜地主的家,翻箱倒柜搜到还好,搜不到就挖地三尺,找遍圪里圪土劳,找不出地契不罢休。 这一找了不得,搂草打兔子,和地契放一起的,还有金银财宝和细软。

在地主全家的哭天喊地中,他们眼睁睁看着地契冒出蓝色的火苗,随即金银财宝、家具、粮食,统统分到农户。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姜 琼

审 核 | 张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