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商洛东南部,连接秦楚,山川秀美,南北文化相互交融,是秦岭中央国家公园核心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近年来,山阳县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持续巩固省级创建指标成效,不断强化污染攻坚战、绿色发展和特色亮点打造,稳步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视创建抓落实。县委、县政府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确定为2024年的重点任务,今年4月9日,召开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推进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印发了《山阳县2024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创建任务,细化了创建举措。创建专班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面统筹部署安排,有序推进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聚焦重点稳达标。在巩固省级创建成果基础上,依据生态环境部最新建设指标和管理规程,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目标责任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对创建国家新增指标再研判分析,特别是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工作下硬茬再投入,保障国家创建指标十拿九稳全达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盯环境提质量。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捍卫“山阳蓝”,2023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6,位居全市前列。保卫“碧水清”,山阳四条主要河流的4个国控、2个省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4个“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守护“土壤净”,完成9个“一住两公”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绿色发展添活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着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选优发展“菌药果畜茶”等特色产业,建成和丰阳光、意发等现代农业园区59个,累计培育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1家。以循环低碳为发展方向,实施尾矿库综合治理项目14个,备案绿色矿山企业31家。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实施了色河抽水蓄能电站等能源产业项目11个,绿色循环发展提质,生态空间格局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挖掘特色创品牌。探索“生态赋能+产品溢价”新模式,提升特色农业产品价值,认定“两品一标”农特产品23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14个。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5个,《牵住生态“牛鼻子”厚植绿色“摇钱树”》被认定为国家典型案例。2023年,为绿色企业、农户等群体发放“生态贷”10.32亿元,打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山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