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天方夜谭竟在张鹏身上“成真”了。

2011年的高考,本已落榜的张鹏收到了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满怀期待的在这里完成了学业,怎料临近毕业之际,校方却表示从未录取他,学信网上也查不到张鹏的信息。

这一切,究竟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榜考生 忽接“天降好运”

2011年6月,张鹏和同学们踏上了高考的考场,完成了这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考试结束后,其他同学都在家里满心期待的商讨志愿,但张鹏家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原来,张鹏在班上的成绩是中下游,考试的时候又频频出错,若说想考好,怕是有些悬了。

结果毫不例外,因为基础薄弱,张鹏毫不意外的名落孙山,成为了那少部分的“落榜生”。看着那赫然在目的分数,张鹏只觉得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有种说不出的苦楚。虽然早就做好了落榜的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现实的那一刻,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模拟

张鹏的高考分数不仅没有达到本科线,甚至连好一点的专科学校也走不了,选择范围仅仅是那几所资质较差的民办专科。眼下,摆在张鹏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炉重造”再战一年,要么认命随便选个大专就读。

事已至此,张鹏自知也没得退路,最终决定回母校再读一年高三,争取来年考个理想的好成绩。时间转眼间来到2011年9月,张鹏的高中同学们都已陆续到大学报到,而张鹏也收拾好了书包准备回高中。哪知就在此时,父亲忽然塞给了他一张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我给你弄来了什么?你拿着它去武大,这样你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了!”

张鹏有些难以置信的低下头,看着手上盖了红印章的通知书,许久都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武汉大学可是名副其实的“双一流”大学,多少考生挤破头皮也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样一座曾培养过易中天、雷军等名人大咖的学校,怎么会突然看上自己这个落榜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鹏怎么也有些想不通,但看着父母那满怀期盼的眼神,他最终还是把这份疑惑咽进了肚子里。就这样,张鹏拿着那张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学校,办理了入学手续。那么张鹏的大学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古怪的大学生活 怪事连连惹人疑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项考验便是军训,本来是为了锻炼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体魄的集体活动,可到了张鹏他们这里,情况却大不相同。原来,张鹏和舍友们被单独安排在了位于武汉市郊的一处军训基地。

张鹏所在的金融6班一共45名同学,来自于全国各地。为期半个月的军训结束后,导员王杰召开班会,会上向学生们收取了15000的学费和3500的住宿费。这显然比一般公办大学的收费高出了不少,但张鹏仍不以为意,毕竟物以稀为贵,好大学收费高,也很正常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班会结束后,张鹏和五个同学按照分配,进入武汉大学教工新三栋3301房入住。说来也是奇怪,这明明是博士生才能入住的地方,可作为本科生的张鹏等人却成了这里的主人,看着眼前装修精良的建筑,张鹏的心里直犯嘀咕,怎知后来的发展却越发出乎他的意料。

张鹏很快便发现,每逢他们上课,任课老师永远都点不全人。明明是45个人的班级,他们却只点39个同学的名字,而张鹏和舍友们一次都没被点到。起初一两次的时候,张鹏还安慰自己是老师看花了眼,但当这种情况变多以后,他开始有些起疑心,于是便找到了王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模拟

面对张鹏的质问,王杰面色波澜不惊的坦言,让张鹏不必挂在心上。张鹏等人都是通过特殊途径入学的新生,待遇自然和其他同学有所区别。王杰含糊其辞的回应让张鹏的疑虑更加深了,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没等他想出原因,怪事又出现了。

在大学里,去餐厅就餐需要用饭卡,去图书馆也需要出示学生证才能进入。然而自从张鹏和舍友们入学后,他们一直没收到自己的学生证和饭卡,以至于每次吃饭只能去校外。有时候若是碰上考试,他们也无法去图书馆查资料,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复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说到考试,张鹏他们心中也有个解不开的疑窦。考试本该是在班内一同考试,由固定的老师予以监场。可张鹏发现,不管是哪门学科的考试,他和舍友们每次都会分到一个单独的考场,和另外二十余个学生一起考试。

等到了大二,事态的走向就更古怪了。本来在校内宿舍住得好好的张鹏和五个舍友,突然被王杰转到了校内的出租房里住。张鹏等人的异常行踪,让同班的其他同学产生了怀疑,有人怀疑他们的入学过程有猫腻,但又并无实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模拟

时间转眼来到2015年5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张鹏和舍友们也开始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和答辩奔波。然而,毕业论文必须有指导老师才算有效,张鹏等六个人却并没有。这时张鹏想起王杰说有事可以找他帮忙,于是便一通电话打了过去,可对方竟显示为关机状态。

王杰是张鹏和舍友们的辅导员,当初信誓旦旦的保证会帮他们解决问题,如今却在关键时刻突然跑路。回想起大学四年里发生的种种怪事,张鹏心里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2015年5月18日,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学信网,结果令他大惊失色——居然没有他的个人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信网可是官方网站,冷冰冰的一行汉字如炸弹一般,让张鹏如同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更诡异的是,张鹏的五个舍友输入名字后,也纷纷查不到对应的信息。他们隐约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便连忙找到校方领导,怎料对方听后也一脸惊讶的回道:

“你们搞错了吧?我们看过了那几份通知书,明明就是伪造的,根本就没录取你们呀!”

不存在的学籍 背后牵出惊天骗局

这怎么可能?张鹏怎么也想不通,他明明在学校里安稳的读完了四年大学,临到毕业反而成了不被承认的“黑户”了?张鹏和五个舍友越想越觉得反常,便通过网络找到了和王杰熟识的“朋友”周泰。哪知周泰听完事情经过非但毫不惊慌,甚至还气定神闲的“安慰”他们:

“怕什么?我已经了解你们的情况了,现在正帮你们处理呢!还有啊,以后你们这些特殊渠道进来的学生如果想考研,也可以直接来找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泰是王杰的“朋友”之一,张鹏他们没少在学校里偶遇这两人。实际上除了周泰以外,还有个叫蒋东的人。蒋东和张鹏他们算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毕竟当时是他带着张鹏他们办的入学手续。而意识到这三人都是骗子的张鹏,在平定情绪后,将此事也告知了父亲。

第二天,张鹏的父亲从老家赶到武汉。在此之前,他已经将情况反馈给了武汉警方。两日后,张鹏和另外几个受骗者终于和蒋东取得联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模拟

双方在一家酒店里见了面。面对张鹏的质问,蒋东反复声称自己和同伙刘万成也是受害者。为了“自证清白”,他特地透露了一个秘密。

“我有个同学叫林振山,他是做文凭生意的。我和万汉一心想多给家里挣钱,便听信了林振山的鬼话,和他搭伙做起了文凭生意。但我们真的是冤枉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蒋东又告诉张鹏等人,就在两年前,作为此事主谋的林振山忽然人间蒸发,从此再也没有音讯。看着眼前“蒸蒸日上”的文凭生意,蒋东和刘万成实在舍不得放弃这棵摇钱树,遂而又动起歪心思,将周泰和王杰也拉拢进了进来,一个新的骗子团伙就这样形成了。

这之后不久,张鹏他们也和周泰见了面,但周泰对于此事的态度却让人诧然。他表示,自己和王杰、蒋东合伙开的公司的确和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有合作关系,张鹏他们遇到的“怪事”都是按规章流程来的,不存在任何诈骗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虽然周泰在张鹏等人进入武大前作出承诺,会让他们直接攻读第二学位,但并没有告诉他们实情。早在2013年,武汉大学便取消了一项政策,学生取得其他大学第一学位后,可直接攻读本校第二学位。但周泰却表示,只要张鹏等人再交8万,他就能帮他们读研究生。

为了求证周泰的言论是否属实,警方在拘押周泰、蒋东和刘万成后,向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核实。学院负责人否定周、蒋、刘的公司是学院的合作方,本科招生处处长也表示,学校招生时并未细分金融专业,因此张鹏等人的录取通知书都是伪造的,他们被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模拟

这样的事实让张鹏实在难以接受,他未曾想到,在武大就读的四年时光,到头来竟是一场由三个骗子精心编织出来的骗局!遥想当年,他满怀期待的拿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走进武汉大学的校门,如今却比落榜还要惨的下场。

而根据警方的后续调查显示,张鹏并非这起招生诈骗案的唯一受害者。在本案中,至少有24个家庭有着同样的遭遇,都是因为一时盼儿女成才误入了骗子的圈套。综合他们的受骗总金额后,连警方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数额竟足足有400多万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看到这儿,想必也会有人提出疑问,张鹏等人是如何“中招”,被骗子得逞的呢?这便不得不再提起张鹏那份录取通知书了。原来,当初张鹏的父母为了让儿子上大学,通过熟人结识了老乡蒋东。在他的花言巧语下,他们花15万给儿子搞到了通知书,没成想竟是假的。

张鹏的父母悔不当初,自责他们一时的掉以轻心断送了儿子前途。若早知陈东此人不可靠,当初宁肯让张鹏走大专,也不会相信骗子!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张鹏等人没了学籍,只能进入社会闯荡。愿诸位都能以此为戒,擦亮双眼,勿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