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销量的蓬勃增长,也带动新能源车险市场成为了一片“蓝海”。而近期,网络社交平台上有部分车主却感叹“省下的油钱都用来买保险了”“3年没出险,保费反而更贵”。险企也在“喊亏”,有相关报告指出,新能源车的出险率和赔付率一直较高,行业综合成本率一直高于100%。

新能源车的保费上涨了吗?车主为自己的爱车续保是否遇到困难?近日,为深入探究新能源车险相关议题,南都·湾财社发起新能源车险消费者问卷调查,截至发稿前,350位受访者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受访者中,约四成在今年面临了车险保费的上涨,16%的受访者表示保费增长超过1000元。

八成受访者新能源车保费超过3000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车价在10万-15万元、15万-20万元及20万-30万元的最多,分别占26%、23%和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费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其新能源车保费在3000元以上;保费在2000元以上的更是达到了93%。据《证券日报》记者此前不完全统计,55家公布了2023年车均保费的险企,平均车均保费约为1918.24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当前的新能源车保费价格,约三成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约七成受访者表示“难以接受,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辽宁省保险学会会刊编辑部主任马向东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高、赔付率高、保费高的“三高”问题比较突出,新能源车险的高赔付率和高赔付金额,必然传导至前端,推高价格。

约四成受访者保费上涨,专家呼吁险企充分利用自主定价系数做好费率调节

部分受访者的新能源车保费仍在上涨。问卷结果显示,26%的受访者为今年首次购买新能源车险,33%的受访者的车险保费未曾上涨,41%受访者表示保费出现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保费上涨的幅度而言,25%的受访者新能源车保费涨幅在1000元以内,8%的受访者保费较上一年度上涨了1000-2000元,4%的受访者保费上涨2000-3000元,还有4%的受访者保费上涨在3000元以上。

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新能源车的保费问题,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车更高的风险和赔付率,以及与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的新特征带来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所致。新能源汽车车型迭代快,价格波动大,导致潜在的风险和赔付问题。同时,新能源车相对市场保有量小、历史数据少,缺乏能够真正体现新能源车辆特性的风险因子、定价模型。

此外,新能源车驾驶习惯、车辆构造以及营运车辆占比过高造成新能源车险出险频率高、维修成本高,远超燃油车,且新能源车保值率明显低于燃油车。

保费中车损险占比高,专家:一体化等设计推高了维修成本

从新能源车险的险种来看,统计显示,购买了新能源车损险和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受访者达到九成,购买了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险的受访者也达到68%。在附加险中,购买比例最高的是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达到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而言,车险保费中车损险占了主要部分。从调查结果来看,仅8%的受访者表示其车损险保费低于1000元,车损险保费在1000-2000元和2000-3000元的受访者分别占27%和24%,两者合计占据了总受访者的一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有8%的受访者仅车损险就超过了7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磊表示,车损险的保费通常较高,因为它涵盖了车辆本身的损失,而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新技术,车辆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一体式的铺造铝车身,车身修复难度增加,影响理赔成本。比如一些汽车将雷达安装在保险杠、叶子板等容易受损的区域,即使发生轻微碰撞,雷达也因受损需要更换,导致维修成本极高。

马向东也指出,新能源车最关键的一个零部件——动力电池大都直接安装在车辆底盘上,一旦底盘有刮擦,就容易造成电池损伤,而电池稍有受损就有起火自燃等风险(传统燃油车使用时,底盘有些轻微剐蹭基本无大碍)。

业内人士也表示,车损险保费占比总保费确实较大,在理赔过程中车损险的出险频度也是最高的。从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车损”成为了受访者申请理赔的最多的原因,36%的受访者曾因车身受损而申请理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5%受访者去年曾出险

上述专家及业内人士均提及,出险率高是新能源车保费高于传统燃油车的重要原因。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会上,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坦言“新能源车出险率高出燃油车出险率近一倍”。根据问卷统计,65%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出险,25%的受访者表示出险次数为1次,10%的受访者表示出险次数在2次及以上,而出险次数在5次以上的占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险企表示,由于新能源车起步快、低速行驶缺乏引擎噪音、驾驶灵敏度高等异于燃油车,驾驶习惯与传统驾驶方式有区别,存在“新手”适应期风险,导致出险频度较高。

同时,新能源车营运性质使用占比远高于燃油车,运营车行驶风险高,出险率高,而目前较难有效区分营运车与家用车,部分客户会以家用车投保,按网约车使用,为此容易引发赔付率提高,且容易产生理赔争议。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