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了,特别是家族关系稍远时,年轻人根本不回来。

这时想想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话——“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大家或许觉得有点讽刺。现在的年轻人连白事都不参加了,又怎么可能“在乎”村子里哪家办喜事呢?

小可觉得,这种说法并不算夸张,因为现在的80后、90后很少参加村子里的红白喜事,大多数都是60后、70后,更甚者就是50后、60后了。

这到底是为啥呢?是年轻人不想参与其中,还是嫌麻烦呢?仔细分析了现状后,小可总结了几种原因,大家看看小可说的对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工作繁忙,很难自由安排时间

“打工人、打工魂”,这句话可不是闹着玩的,身为打工者的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自由安排时间。特别是突发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请假,这也就导致年轻人很难回家。

虽然喜事可以提前安排时间,但年轻人能请到的假期不过一两天,所以很有可能只在办喜事的当天出现。

至于村子里哪位老人或者长辈突然去世,年轻人或许就难以请假了,特别是那种家族关系不是很亲近的,年轻人更不愿意浪费这个精力了。

毕竟现在的社会压力这么大,大家能顾好自己已经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家中长辈在,不需要自己参与

刚才我们提到一种状况,80后90后很少参与家里的红白喜事。这是因为家中的长辈在,所以年轻人就觉得自己不用参与了。一是很难请假,二是回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当然了,很多人还是有参与感的,他们觉得自己作为村里的一份子,村中老人去世了,自己有必要回去帮忙。

但对于90后和00后而言,他们很难有这种参与感,甚至觉得只要长辈在,就万事大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关系不亲近

其实这也是原因之一,村中有长辈去世时,如果其他小辈和长辈的关系不亲近,也就是不属于一大家族,小辈们是很少回去的。

而且现在家人也很少告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回家帮忙就可以了,不需要年轻人来回奔波,所以就导致年轻人很少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可寄语:

其实这正是农村面临的一大现状之一,虽然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习俗,也有红事和白事要到场的规矩,但很多规矩已经被现代人简化了。

你觉得这种简化是好还是坏呢?欢迎各位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