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56个县(市、区)入选,北仑区名列其中!

这是北仑教育事业发展历史中的又一里程碑,也标志着北仑义务教育发展迈入了全新阶段。

优质均衡,源于一以贯之的“教育优先”

在北仑,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一体推进、水乳交融。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均衡”,北仑教育人筚路蓝缕、高歌向前,北仑教育发展的经验,一度被称为“北仑现象”。

2018年起,北仑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目标,加快补齐短板,推动义务教育由均衡向优质迭代升级。2019年以来,北仑坚持在北仑区各项事业发展中,教育“走在最前列”,在浙江省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北仑也同样“走在最前列”。

北仑在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给予了北仑教育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区教育局联合区大数据中心,精准分析人口趋势,完善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公共资源供给机制,5年投用12个义务段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1.3万个,近两年还将新增学位1.1万个。同时,注重资源统筹,实现无12班以下规模学校,标准化学校100%覆盖,确保符合条件儿童100%在北仑接受高品质的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源于改革创新的“一马当先”

2023年,北仑把属于学生的篮球比赛“搬”出校园,举办了“燃动全城”中小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校BA”。全程线上直播,由学生担任啦啦队、表演嘉宾、小记者、解说员等,参与到比赛全过程,让孩子们在“项目化学习”载体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是北仑教育的一次全新尝试,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五育融合”平台。而像“校BA”这样的创新,在北仑还有许多。

硬件上,北仑创新实施最美上学路等“十项工程”,全面升级校园、教室、食堂等环境,成为在省市率先实现中小学教室空调、智慧黑板、智能灯光等硬件全覆盖的区县。同时,聚焦交通拥堵、偏远地区学校,开设定制微公交站点,集成校园智能安防系统、风雨接送廊、1米公交站……让校园内外的变化可见可触可感。

政策上,北仑在浙江省率先试行积分入学政策,实现随迁子女“1分入学”,率先实现义务段公办学校覆盖率、义务教育免费率两个100%,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原外来工子女学校与高品质学校结为融合型教共体,优质师资逐年下沉,显著改善办学面貌。

举措上,北仑建立家长成长学院、开展“三位一体”暑期托管服务、推出校家社研学线路……一次次的探索创新,一次次的敢为人先,带来的是教育生态的逐年优化升级。

优质均衡,源于教师队伍的“实干争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北仑建立了“三横三纵”教育人才体系,努力打造德能双优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教师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引擎”。

积极推进“区管校聘”改革、落实“评聘分离”“一年一聘”“可上可下”的骨干教师聘任新办法、完善教师发展激励基金分配方案……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和成长内驱力。去年,北仑新培育宁波市名师9名、省教坛新秀5名。近两年,新增省特级教师5名、正高级教师10名、省级教坛新秀5名……

提升偏远学校教师待遇保障,使教师岗位更有吸引力。近3年,北仑定向招聘60名面向偏远学校的特设岗位新教师,定向评聘23名偏远学校特设岗位骨干教师,近年向偏远学校流动优秀师资212人次,北仑区城乡学校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均衡。

回望40年发展之路,优质均衡一直是北仑教育发展的“深刻基因”。立足新起点,北仑将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谱写“和美教育·优学北仑”的新篇章。(记者周佳贝通讯员杨阳)

(来源: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