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近期上海市启动了“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进一步掀起红色文化热潮,大力营造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浓厚氛围,为推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凝心聚力。

“今日闵行”联合颛桥镇,结合“5·16”颛桥解放日,推出“传承红色文化·赓续历史文脉”专栏,通过缅怀地区革命前辈,鼓励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表达“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华路,在颛桥镇内并算不上一条主干道,从沪闵路至中春路段也只有1.5公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光华路从颛桥工业经济发祥地,变身科技文创产业融合聚集区。颛桥镇枢纽党建项目“光华星”也在此冉冉升起,更好地赋能街区治理和转型发展,让每个企业、人才和老百姓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华。

“一网”整合,服务送到身边

光华路有500多家企业、20多个小园区、2个人才公寓,业态复杂多元且分散零乱。为了把一个个孤立的园区串起来、联起来,颛桥镇整合编织了一张党建网,让企业员工找到组织、感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立光华街区党委,形成委员联系企业服务制度、人员交叉任职机制、党建带群建机制、定期走访制度;加强阵地建设,建成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初心驿两大阵地,在街区9个有党组织的企业挂牌光华星部落,设立若干个小哥来吧;在吴颐人艺术馆、颛桥粮库、沪闵路门户景观提升、河道改造等15个改造项目中融入党建和文化元素,打造开放、集成、共享的党群服务综合体。

“双向”黏合,打造发展引擎

光华路的转型升级,是颛桥镇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光华星”打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在初心驿引入企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颛桥镇还成立了街区分商会和经济营商链党建联盟。自2019年以来,入驻企业数量5年翻一番,近3年来合计招商落地企业数284家,15个改建地块税收能级逐年增长,2023年改建园区税收达7000万,总产值较改造前增长了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颛桥镇关注企业黏合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人才的黏合,通过开展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招商推介、路演活动,在初心驿设立企业会客厅,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西南工程学校建立创意设计人才孵化基地,共建共育加速街区引才,让更多的企业人才选择光华、留在颛桥。

三方聚合,共同参与治理

街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效聚合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力量。除大型园区企业,光华路聚集了一批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有城市书房、明镜书房等文化载体,有宝盖头家居、网红香水冰希黎、途虎养车等新型业态,有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密室逃脱,还有一批设计师、直播、快递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高效能治理,光华街区党委联合闵资等9家职能部门组成星部落联盟,吸纳区域化单位以及高校作为街区合伙人,每季度开展“我与街区共成长”分享汇,企业之间实现联动共享,创建首批星级路管会,建立平安客厅、街面巡管党员队伍、企业“颛先锋”队伍、快递小哥骑手先锋队,凝聚街区各类力量共同参与治理。

多元融合,共享美好生活

光华街区持续推出初心·加油站、暖心·爱生活、益心·善治理三大行动,开通光华巴士,打造光华行走党课和地标打卡线路;引入品牌咖啡到初心驿,带动街区业态提升,定期开展咖啡品鉴、读书分享等活动;开展光华论坛、涂鸦节活动,吸引年轻人来参与打卡;推出午间一小时音乐会、话剧进园区活动,在党群中心开设20类延时服务课程,让大家在这里共享美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华街区始终致力于把光华路打造成有温度的街区,推进六磊塘北岸的滨河休闲街建设,不断提升街区形象、丰富附近居民生活体验;在走进红色遗迹、追忆先辈足迹、聆听红色历史、感受红色脉搏跳动的过程中,将“红色种子”深植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心底。

如今,光华路不仅成为了颛桥镇的一张名片,也是闵行区域整体转型发展和文创产业的名片和缩影。颛桥镇将继续着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颛小鹤

编辑:高淑婷

初审:姚怡莹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