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2024》团队让已经几乎“玩无可玩”的音综又有了现象级的关注度和讨论度,打造出音乐综艺的另一个新高度。除了歌唱内容以及阵容上的话题,本季一个最大的看点是“超级直播”,虽然之前也有综艺节目涉足过,但像《歌手2024》这般掀起风浪的还是史无前例。

曾几何时,《我是歌手》时代在总决赛尝试直播曾经有过大面积“车祸现场”,早前的《乐队的夏天》等现象级音综三季都没有实现直播,《歌手2024》呈现的技术革新不仅给音综,同时也给音乐现场类录制和直播提供了样本。

A

超级直播“超级”在何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歌手2024》前两期的直播效果看,很多人的焦点除了在歌手唱功的比拼,还有关注表演时是否紧张,以及同步的多屏幕组合,所谓的多屏同播、无感切换的直播效果,力求经济类音综的“公平性”和“真实性”,据悉节目组不仅首次尝试在综艺直播中采用多机位多屏同看,为保证用户“无感切换”流畅体验,产品技术团队更是采用自研智能无缝切换技术,于业内首个完美实现了“多窗口在各屏幕形态下(含折叠屏)的无缝切换和布局显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录音师欧先生接受南都娱乐专访时表示,音乐现场的直播充满了各种不可控制因素,因为疫情期间的“线上演唱会”的历炼,目前在行业实现同步音视频直播收音和传输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歌手2024》团队就引进了世界最新“沉浸式声音艺术”的L-ISA音响系统,能使现场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获得均匀统一的顶级听音体验,感知歌手细腻的音色;在传统的立体声演出中,音频混合的“最佳听歌”位置只有场地的5%。而L-ISA系统依赖于扬声器配置、声音算法映射技术的创新,将“最佳听歌”位置的覆盖面积显著扩大到90%,在技术上是突进式的革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先生同时指出,在高新技术对于歌手业务能力的要求、对歌手唱功的真实检验性有显著提高,但是对于作品的审美性、艺术性、氛围感、意境感的呈现还有待检验,“即便是‘超级直播’,也仍然只是直播,不等同于现场Live,并且经过设备的混音混响以及转置传输,虽然L-ISA系统听起来很强大,但并不是每个观看直播的人都配有相应的耳机和功放系统,所以‘超级直播’也仍然是综艺本位,如果要体验更有艺术感的现场,还是要到音响更好的线下Live”。

乐评人梁先生对南都娱乐说,从技术层面看《歌手2024》毫无疑问是优秀的,但竞技类音综也是音综,首先是综艺,综艺的首要目的是收视率和话题度,而不是对音乐工业或者音乐创作、音乐呈现有哪些贡献,“一台综艺的好处就是让好的歌手或者歌曲破圈,比如当年的邓紫棋,当年赵雷的《成都》,音乐行业从业者可以从中学习技术和营销能力,但不必对音综本身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抱有太高期待。平台方和制作团队还肯为音综有大的投入和追求变化肯定是好的,但音乐人自身的‘超级’还是要靠自己”。

B

超级直播更应该听什么

著名音乐博主耳帝认为,超级直播所导致的大众注意力都首要放在了声音的稳定、音准、高音与流畅度上,尤其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来不及去欣赏思考编曲、改编与作品意境;直播对于歌手业务能力的要求、对歌手唱功的真实检验性提高了,但是对于作品的审美性却降级了,也就是说,往年录播听的是“作品”,而直播听的是“表现”;所以直播其实不太适合艺术性、意境性的作品,还是更适合技术流的Vocal唱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资深乐评人爱地人接受南都娱乐专访时也很直接地指出,追溯到最早的《我是歌手》,以黄绮珊、邓紫棋为代表,把音乐演唱的高音文化推到了一个很高的点,这其实是一种技术化的审美;随后参与节目的刘欢、林忆莲到徐佳莹、吴青峰等,已经在弱化高音而向演唱的横向宽度及纵深延展,同时也因为对编曲、乐手的凸显,让更多普通音乐爱好者,开始将对音乐的关注,由原来只关注歌手和歌曲,开始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目前的大众音乐审美需求,以及非专业乐迷的专业配置看,即便是《歌手2024》和超级直播这样高品质高技术的节目,还是无法做到真正高保真的还原,比如直播现场是一种音响效果,而经过格式转换和传输之后,已经是另外一种适合电视或者手机播放的音质效果,录音师欧先生说其实很简单,专业的音响设备需要专业的线材,普通人的收视听环境根本无法实现,《歌手2024》节目组及制作方只能是取最大公约数,让更多的普通人感受到技术和演唱的精良,已经是很大的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评人爱地人进一步指出,高科技已经让歌手在演唱会现场加很多垫音,所以《歌手2024》在直播过程中加入混响等技术元素都在情理之中,而对于超级直播所被质疑的延迟修音、同步修音等问题其实意义不大,“经过电子设备收录再回放后,干声同样不纯洁了,现代声乐技术发展到今天,早就不是单纯干着唱、往死里唱了,和Reverb(混响)的交流,与乐器的交流,还有情绪上和自己的对话,才是演唱人声和欣赏人声的正道”。

C

超级直播更应该推动真唱

耳帝认为内地的大型晚会与节目都长期陷入在一种“恶性循环”里——“节目与晚会习惯性假唱——没有动力去改善提高真唱的技术环境——坚持真唱的歌手会因糟糕的收音播出效果变成车祸现场——假唱的歌手被夸稳而真唱的歌手全网嘲——下一次演出时想真唱的歌手会胆怯——越来越多的歌手选择假唱”,而只有推动行业真唱的技术条件与环境,才能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音综还是晚会,即便是“春晚”这样的大型直播,也一度难以避免“假唱”以及“延迟”,而非直播类音综更是需要高难度大面积的修音才可以符合大众的听觉习惯。乐评人梁先生认为,《歌手2024》这样备受瞩目和拥有全民话题度的节目,能够推动直播和真唱已经是善莫大焉,给更多有真唱能力的人机会,同时更大意义上去杜绝“假唱”和“修音”,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到真唱,逐步给不会现场唱歌的流量明星压力而去提高自身演唱能力。

爱地人也说,《歌手2024》的超级直播再次证明,技术根本不是直播的难点,观众更不是直播的障碍和借口,当所有歌手都不需要修音了,需要修音的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把音综直接从修音时代向Live时代进化,才是提高各个领域专业能力的好事。从2024年开始,还有《百分百歌手》各类音综都在尝试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无论从音乐综艺本身,还是对音乐行业来说都是更高的挑战和推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L-ISA系统能否更多应用于音乐现场Live,录音师欧先生就说,就目前来说已经承接过大量著名音乐家、乐队以及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但因为成本高昂,能够采用的大型巡演可能数量有限,但每一次新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更多更好的现场体验,“就如同《歌手2024》让很多人意识到华语歌手和外籍歌手演唱实力上的差距一样,在现场技术层面我们也有更多进步的空间,从开拓眼界和技术迭代的角度,乃至单纯的演唱和演出本身,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采写:南都记者 丁慧峰 实习生 陈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