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频道 胡铁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日,美国海军服役人员在南海海底打捞一架军用飞机的残骸。

根据几小时前的消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北京时间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海军本周四从南海海底打捞出一架美军隐形战斗机的残骸,也就是那架 1 月坠毁于航母甲板上的战机F35-C(该型号为舰载机)。 .

为了从“大约 12,400 英尺”(约3780米)的深处取回军用飞机的残骸,一支美国海军服役人员小组使用名为 CURV-21 的“深海遥控机器人”将“专门的索具连到飞机上”。

据了解,该深潜机器人重约2.9吨,水下航行速度为2.5节(4.6km/小时),最大下潜深度6096米,其中配置了摄像头、声呐等传感器以及多功能机械臂等,可以详细扫描物体,并能将打捞缆绳固定到目标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箭头范围为坠机的大致位置,非常靠近菲律宾

南海实际上很深,坠机地点海域更深

可能大家并不了解,和渤海,黄海东海不同,前面这几处的平均海深均不足350米,而中国南海的平均深度达到了1212米,临近菲律宾的最深处,马尼拉海沟的深度达到了5559米,这一次美军战斗机的坠机大致位置靠近黄岩岛东北侧,在我国南海接近菲律宾的一侧区域,深度达到3780米,虽然比“海底捞针”要简单的多,但美国最近的打捞设备和打捞船最快也要10天才能到达现场,因此快速打捞的难度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坠机到被打捞,历时共37天

美媒称,美国海军在连接索具和吊索后,用于回收飞机的潜水支持施工船上的起重机“下降到海底并连接到索具上”。“一旦连接上飞机,该团队就将飞机提升到海面,并将其放在船上进行运输。”“团队花了 37 天时间才打捞出残骸。它包括美国第 7 舰队第 75 特遣部队的成员和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的打捞和潜水主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甲板上的坠机事故可能比报道中所说的更严重

1 月份的坠机事件中,有 7 人受伤,其中包括从飞机上弹射逃生的飞行员(其本人只受到轻伤),以及航母上的其他 6 人。其中,有三人当时就被送往临近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医院,另外3人伤势不重,在航母上接受治疗后伤势已无大碍,但是美军对此并没有做更多报道。

要知道,一般来讲,一架舰载机准备降落的时候,其他航母甲板上的水兵会聚集到其他舰载机附近,给飞机降落腾出空间。如果连航母上的水兵都受伤了,那甲板上其他排队停靠的战斗机也很难不受到波及。另外,这架价值 1 亿美元的战斗机是美国海军舰队中最新的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美媒报道,事故发生时,飞行员正在进行日常飞行操作。事发后很快网上就出现了坠机视频,显示飞机在撞上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时起火。随后,海军官员将卡尔文森号的损坏描述为“表面的(轻微的),并表示它很快恢复了正常运行。”

坠机事故发生后,美国海军表示计划从海洋中回收这架飞机的任何残骸。F-35C 包含一些海军最先进的技术,分析人士表示“华盛顿不想让它落入北京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35-C

中国想捞其实很轻松,因为我国的打捞技术世界领先

想要打捞一架战机,需要具备至少三个条件:声呐系统、打捞船、拖船。其中还需要较为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深海遥控机器人。而这些设备,我国都是具备实力的。2019年,我国自主测试了ROV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已经能够达到5760米,标志着我国深海领域已经具备了先进的遥控机器人以及勘探技术。

但外交部此前也表示,中国已经了解到一架美国海军隐形战斗机在南海坠毁,但“对飞机没有兴趣”。赵立坚发言称:“我们奉劝(美国)为地区和平稳定多做贡献,而不是在(南海)动辄动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urv-21遥控机器人

此次坠机被打捞上来,也表示着这场“打捞竞赛”的告一段落。美国此前表示打捞残骸和飞机上的导弹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流程,时间可能会大于120天,何况中国的先进打捞设备和美国最近的打捞船相比,要离事发地近很多。因为事发地点深度达到3700多米,美国需要数千米吊力的大型打捞船和声呐探测器,而且美国各部门的沟通效率众所周知,一直都很低。根据美国此前的“德行”,这架飞机是否真的是美国自己打捞上来的,打捞上来的战机真的还“完整”吗?还是说战机早就被中国发现,随后经过双方私下协商之后交给美国的,这些具体过程美国单方面都没有过多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