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为名流千古的皇帝之一,李世民的功劳自有人评说,除去他那数不尽的历史贡献之外,其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令后人议论纷纷。

这24个功臣是李世民根据他们对于唐朝的贡献所评选出来的,当然,李世民设立凌烟阁的初衷,绝对不仅仅只是为了怀念这些同他打下天下的功臣,这其中还蕴含了他的多层政治目的。

既然凌烟阁的功臣都是由李世民选拔出来的,那么这些人的入选与李世民的喜好则有着必然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很多人还认为,李世民之所以建立凌烟阁,主要是为了收买人心以及平衡各方势力,同时他也想向文武百官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只要一直站在李世民这一边,并永远支持他,就可以得到名垂千古的机会。

李世民的顾虑

李世民在建立凌烟阁的时候所遵循的最根本原则就是综合贡献的多少。

毕竟,这是一个名垂青史的作为,如若太过偏颇,很可能会引得后世之人对他大加嘲讽。

根据史书记载,凌烟阁24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琼。

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除去我们特别熟悉的几个唐朝名臣之外,其他人大多都不被人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观察不难看出,在这24个人中,有一多半是李世民的亲信,且大多都是两朝元老,这一点也符合李世民怀念开国功臣的目的。

此外,这些人的入选也与其身份以及是否参与玄武门事变有关。

首先来看一下这24个人中所包含的皇亲国戚,这里边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有着直接亲属关系的是李孝恭、柴绍以及萧瑀,这三个人都是跟随李渊起兵并见证唐朝诞生的元老级别的功臣。

当年李渊在世之时,这三人就深受其重用,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三个人在政治地位上并不弱于当年的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把这三个人纳入其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为关键的是,这三个人真正忠于的对象并不是李世民,他们所效忠地是李渊更是唐朝,这三人与李世民的关系并不密切。所以,李世民把这三个人纳入其中,不仅仅只是为了公正,更是为了减轻后世之人对这份名单的非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在这份名单中,与李世民有着直接亲属关系的人也不在少数,长孙无忌、高士廉、长孙顺德、房玄龄这几人就是典型。

这几个与李世民有着直接关系的功臣都是他的心腹,他能够顺利登基与这几人背后的努力不可分割。因此,在凌烟阁功臣的名单中能够看到这几个人也无可厚非。

此外,在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前所发生的玄武门之变也是影响这份名单诞生的重要因素。

在凌烟阁24个功臣中,涉及玄武门事变的大多都是站在李世民这一方为他冲锋陷阵的功臣,这里边就有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

除去这些拥有基本功劳,同时又为李世民的皇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之外,在这些功臣中,也有一些不曾涉及到玄武门事变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靖就是不曾参与其中的人,除去李靖之外,在这份名单中也有几人不曾参与过这次事变。这些人保持中立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所誓死效忠地并不仅仅只是一位皇帝,他们关心的是整个大唐江山的未来。

所以,他们会为了大唐去进行战斗,但却不会轻易地卷入皇位争夺战中,而这些人之所以名列凌烟阁功臣之列,也主要是因为其战功卓越。

对立阵营的存在

按照正常逻辑思想来说,这份名单既然是李世民制成的,那么其中所包含的人肯定不会与之对立,且大都归属于他这一阵营才符合实际。

但实则不然,在凌烟阁24功臣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这个人就是魏征。

魏征特殊在其一开始并不是李世民这一阵营的谋臣,他最初其实是太子李建成的近臣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征之所以被列入凌烟阁24功臣中,主要因为他确实是一位有才且敢于直谏的忠臣,李世民在位期间十分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