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排查 专项整治 山西:为中小学教师再减负

为持续抓好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15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制止向中小学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事务,以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实施方案》明确了此次专项整治重点任务,即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教师管理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及相关报表填写事项以及规范中小学教师借调事项四个方面,包括全面排查整治面向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过多、过滥问题,及工作过度留痕、工作台账多、材料重复报送问题;面向学校和教师的会议和文件数量过多过频,及学校滥用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随意安排教师非教学任务,强制要求教师“打卡”“签到”“评比”等问题;中小学“进校园”活动制度空泛化,或不执行不落实,不审核或审核不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杂”、数量多、质量低,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滥用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打卡、接龙、做题、拍照、简报等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问题;机关单位长期从基层学校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违规将“短期借调”异化为“长期占有”,及部分教师以借调名义不参与具体工作,形成在编不在岗“吃空饷”问题。

《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畅通反映渠道,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发布专项整治公告、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和邮箱,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问题线索;要按照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要求,建立整改台账,坚持分类施治、精准施策,逐项整改销号;要在系统摸排、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同时要求各地建立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和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每年向社会公布1次,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通过监测、举报、核查、通报、约谈、曝光等方式,常态化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和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省教育厅“山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码上报”小程序已正式公布上线,社会各界、中小学教师均可通过扫描小程序二维码反映相关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