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天,教育部公示了24所拟同意设置的本科高等学校,在仅有的2所更名高校中,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出意外的话,天涯海角处,将拥有第一所医科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教育部公示名单

在外界看来,海南医学院成功更名应是板上钉钉,毕竟去年9月,卸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2年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重新接过了海南医学院校长的“指挥棒”。

然而抵达更名的彼岸,海南医学院却轮转了十七个春夏秋冬。

十七年更名路

“这个计划就是一个战斗的方案。”2007年,海南医学院第一次启动申报大学行动计划时,时任学校党委书记李永春把更名看作海医必须要经历的战役。

那时海医的战斗目标是在2010年成功申报医药大学,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推进方案。

然而“学院”和“大学”之间,在硬件设施、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有着层次分明的指标划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的海医一直没有拿到硕士授予权,多项办学指标没有达到升格大学的标准。最终这场更名的战役只能铩羽而归。

2014年,海医重提更名,学校决定从医药大学调整为医科大学,计划在2018年申报热带医科大学。然而更名背后牵涉众多,这次冲击依然不了了之。

不过就在下一年,境况峰回路转。海医顺利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成为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上报教育部,申请将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海南医学院为更名筹备多年

此后,对照更名指标,海医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一个个打下完成的对钩。

2023年海南省两会上,海医原校长赵建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无自豪地介绍起了海医的成果。

近5年,海南医学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第一,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引进了大量的国家级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海南医学院的专任教师的博士占比从原来的21%增加到现在的43%,已经达到国家标准。

第二,逐渐健全教学体系。海南医学院于2018年获得了博士点

第三,科研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从2018年到现在,海南医学院获批了两个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的工程中心,一个国家卫健委的工程中心

此外,为了配合更名医科大学,海南省委、省政府特意给海南医学院在江东新区批了787亩地,助力学校建设桂林洋新校区。自2022年年底开始奠基以来,新校区一期建设进度已超30%,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一期总投资则超12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海南医学院新校区

此时的海医更名大学似乎只差临门一脚,而陈国强就成为了那个一锤定音的人。

再为海医破天荒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胸怀“是的,谁怕?”的倔强与豁达,已到花甲之年的陈国强,义无反顾地接受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盛情邀约,带着情怀与真情来到了海南医学院。

校长就任仪式上,陈国强斗志昂扬,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任院长的十年,他从“强哥”熬成了“强叔”,而热血未凉的他,未来十年,要把这腔热血倾注在天涯海角

在海医更名的关键时期,陈国强的到来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海医的改变是必然的。

上任3天后,陈国强在“开学第一课”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海医,我们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唯有求变,才能破天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陈国强院士在海医的开学第一课

上任3个月后,陈国强在会议上全程站立,用150分钟阐述了海医改革的具体构想。

教育教学上要减少理论课时,改革实验课程、提升综合实验比例、早期接触临床和科研;

学科建设上要以三家直属附属医院、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为首批全面深化改革试点单位,推进学科改革发展;

师资队伍上要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改革办法……

上任8个月,海南医学院成功更名海南医科大学,似乎验证着陈国强推进改革的成效。

但在陈国强看来,更名“只是完成了一件事情而已”,他的目光放在更长久的未来。未来五年,他为海南医学院定下了十个目标

除了顺利更名外,还包括引进与培养国家级人才不少于30名,其中全职工作超过70%;提升生源质量;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新增2至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到2028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到200个;让敬业并优秀的教师收入增加50%以上;孵化1至2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球排名前50名的知名大学合作;加快桂林洋新校区建设。

而在为海医开拓新局面之外,陈国强来到海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为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添上海医的砖瓦。海南应该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更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应该造就一批又一批更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此其时也,海医不能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如火如荼的海南自贸港

医学教育,精英教育

此次教育部拟同意设置的24所本科高校中,海南医学院并不是唯一的医学院校,筹备多年的康复大学、邢台医学院也被同意设立。

而就在5月13日,教育部2024年公示的首批拟同意设置的本科高等学校名单中,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设立肇庆医学院赫然名列其中。

再向前追溯,2023年教育部恢复本科高校设置工作以来,陆续批准的三批本科高校中,医学院校几乎占据1/4。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医学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

在147所“双一流”高校中,就有18所医学类高校入选。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新增7所高校,其中南京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均为医学类高校。

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医学教育。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强调,要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2021年8月,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答复中指出,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医学教育要停中职、控高职、稳步发展本科,提升医学教育的生源质量

“临床医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而医学院更名大学的背后,正是在践行高质量发展“精英化之路”的手段,根本在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白衣天使。

就像陈国强去海南医学院,为的也只是,“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