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译文

季孙氏问孔子:“如果将那些坏人全部杀死,然后任用好人,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如果你执政的话,又何必杀人呢?你只要做出表率,那么老百姓必然会跟你学习。执政者的德行就像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就像是草。风吹过草以后,草一定会伏在地上。”这就说明了教化的作用。

治国又两条重要的事,那就是法治和德治。王道都是推崇德治而轻法治,霸道德治和法治理并重。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就必须先用法治然后进行德治。法治和德治就是国泰民安的基础。

所谓德治,就是引导百姓向善,慢慢提高。所谓法治,就是惩罚犯罪并震慑潜在罪犯。真正的德治是奖励德行高洁的人,而法治是惩罚违反乱纪的人。这奖励和惩罚就是为了区别贤能和不消,区别有功劳和无功劳的人。

所以说,赏罚不能混乱,赏罚混乱了那么善恶就乱了。如果一个人立下功劳而不奖赏,那么还怎么鼓励人去立功呢?如果有了过错而不惩罚,那么坏人都有恃无恐。不鼓励那些好人还能够实现天下大治,从来都没听说过。

尚书中记载:“毕协赏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02

原文

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言明其化而已矣。

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布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德。

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有功与无功也。

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

夫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书曰:“毕协赏罚”,此之谓也。

03

季孙:这里指的是季康子,姬姓,季氏,名肥,谥康,也被称为季孙肥。“三桓”之一季孙氏的家主。季康子是鲁国的权臣。

04

这一篇前面的故事出自论语。前面论语的内容,我想大家都不太喜欢。但是这一篇后面论述的内容大家应该很喜欢。基本上来说符合大家朴素的价值观。

最近南京又出了一件好人被讹未遂的事。讹人的人道歉了事,并没有受到惩罚。好在,南京给这个好人些许奖励(若干奖金和荣誉称号)。

所以,按照这一篇讲的道理来说,南京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讹的问题。因为讹人的人根本就没有收到任何惩罚,达不到“惩恶而禁后者”的效果。

那些奖励,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鼓励的作用不好说。毕竟,那些奖励和麻烦比起来,多少的还是差点意思。

说到底,不过是“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