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我越发的觉得,在这场决定国运的竞赛中,美国大概率已经失去了先机!

首先最值得说的,依旧还是制造业。

制造业塌陷式下滑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是丢失工作岗位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它这只是连锁反应下,最微不足道的一点。

以往老美在和对手竞争时,如果经济和舆论解决不了问题,武力就成了最有力的后盾,就比如说日德,就算是美国实施的一些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们不利的策略,凭借着本土的大量美军,他们能做的其实也不多。

但这一招对我国,毫无意义,不可否认,以美国的底蕴,多少会存在一些类似f22的尖端武器,但由于工业的缺乏,维修和生产这些武器的产业链,要么是断代,要么是人手不够,换言之,以美国的库存和极其破败的产业链,拿捏一些小国,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遇到体量相近的工业国,遭遇一场烈度较高的局部冲突,这一劣势就会被无限放大,因为对手损坏一件,会造出三件,而美国则是损坏三件,造出一件,极端点的话,可能一件也造不出!

所以现阶段的美国,表面上是一如既往,实则是十分恐惧,超出了界限的冲突,说来老美也正因为无法通过冲突对外转移矛盾,才导致了内部矛盾愈演愈烈。

不少人总觉得美国在科技创新上,还有很多优势,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个很特殊的现象!

第一,经过长久的快(愚)乐教育美国的工业链已经彻底断代,因为没有普及教育,中小阶层不仅只是被锁死了上升的通道,大量的人群会因为无法得到充足的教育,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那些受到良好教育的精英,又多数要集中在金融,医生,律师!

为了保持科技优势,又不得不引进大量的人才,这里也说个题外话,美国引进的人才不少,但真正能够做出成绩来的,多数还是华裔团队,比较搞笑的是,随着和我国竞争愈发强烈,美国对他们的防范也是越加明显,很多科技项目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干扰。

第二,美国创新的越快,离终点就越近,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根据我的观察,这种特殊现象是存在的。

对于美国拥有的创新能力,我们没必要否认,但从创新,也就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完全是两回事,咱们就拿平衡车为例,早在我国制造之前,美西方就产出不少实物,但普及力度实在是不值一提,因为以他们的供应链,平衡车的单价不仅高达2万美元,还迟迟无法降低成本,可自打来着咱们这,单价就极速的下降到200RMB,类似的例子还有机器狗,波士顿东家都换了三次,2020年的造价依旧高达7.45万美元(54万RMB),而咱们的宇树公司,2024年的售价也不过9.9万RMB。

造价和量产又是决定商品前景的重要因素,只有活下去,才能持续的研发与迭代,宇树的机器狗不仅比波士顿的便宜,还能够卖给美军,其实已经说明,如果不是波士顿的不堪大用,美军又何至于将订单丢给“外人”。

这些例子也充分证明,美国即便还拥有创新,但往往当他还在挣扎于售价的高低时,我国就已经全面铺货,销往全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这么多来几次,美国的创新迟迟不能与市场结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对手强大的同时,自身的创新也会得到抑制。

当然了,或许有人要指出GPT之类的软件大模型,但是大家别忘了,大模型想要长久运行,是需要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电网建成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且多数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超过25年,不说遭遇极端天气,就是加大了电量供给,都很容易引发故障,之前美国微软工程师,在训练GPT-6时,就抱怨了电网问题,最麻烦的是,眼下美国还无需过度担心电量,但随着数据的积累,对电力的需求一定是几何式爆发,到那时,以美国的工业水平,该如何满足这些用电需求?

如果不能满足,实际上就给予对手追赶,甚至反超的机会!

大家也不要天真的以为,只有基础理论才是发展科技的唯一钥匙,不可否认基础科学的伟大,但想让它得到实质应用,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个后发国家如果寄托于通过它来,来实现国家富强,需要的时间太长不说,别人也未必给你这个机会,因此通过发展实践中产生的应用科学,获取了超额利润后,再去反哺基础理论,一直都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1910后的美国,其实也是这么慢慢过来的!

在经济层面,如今的美国也是相当被动!

今年以来,很多人对美联储要不要降息,什么时候降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只是在我看来,不论怎么猜测,都有些徒劳无功,因为能否降息早已不是美联储能够决定!

任何的通货膨胀,其实都是供需问题,美国三番五次的来咱们这,是为了什么?原因之一是希望我国能够增加普通日用品的供给,为接下来的货币扩张铺路,换言之,如果我国不同意,美元和商品的再链接就无法彻底打通,美国资产每上升一个阶梯,对货币的需求,对风险的增强,都将显而易见,同时,2024年高达1.6万亿美元的利息,也会进一步冲击美债的信誉,美国的财政,大选,内部矛盾,等等,多方面都会收到影响!

所以面对如此多的问题,美联储的内心是急迫的,他有着充足的动力去货币宽松,之前减少了缩表规模,也是因为被供给锁住了杠杆后的无奈之举!

写到这里,很多人又该疑惑了,虽然咱们的商品没有和美元绑定,让老美相当难受,但我们因为老美加息,自身的需求也受到抑制,不也同样十分难受?

这里呢,要牵涉到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6月份的欧洲区大概率要抢跑降息,如果此事成真,带来的影响不可小窥,因为有时候,熬的久不如跑的快!

这年月,印钞是一件毫无技术含量的事,但绝对的商品供给,却不是谁都可以轻易满足,换言之,只要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要求,完全可以通过抢跑式降息,来对接我国的产能!

一来,欧洲的经济,在老美的多番爱护下,已变得十分艰难,内部的矛盾,也是日甚一日,降息已经是为数不多提振经济的办法!

二来,我国的资产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也还处于洼地,欧洲选择此时释放流动性,不仅可以降低内部的通胀,亦可以资产价格的增值,绝对是一举多得!

客观的说,欧元作为全球第2大货币,虽不能完全替代美国的需求,但只要流动性得到充分释放,依旧可以十分有效的填补,此次美联储加息,留下的美元真空!

比较有趣的是,我国的产能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优先将供给给了欧洲,美国的通胀怎么办?如果双方贸易的十分满意,提高了货币结算的规模,美元的货币霸权将置于何地?如果欧亚大陆,形成了利益上的深度绑定,美国这个海外孤岛,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所以我断定,当欧洲选择降息后,留给美国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多了!

第2个因素,就得提到疫情,很多人完全低估了此次疫情带给全球经济的深刻变化,美国衰落到如此程度,疫情也绝对是无法绕开的因素!

三年的疫情,不仅导致美国一次印了100年的钱,通货膨胀成了顽疾,还重塑了全球的产业链,疫情期间,很多国家的企业要么倒闭,要么产能收缩,这就为我国后续与他们的产业重组提供了机会,同时利用这次机会,我国赚取了海量的美元,之后又将这些美元,投资到一些急缺美元的国家,形成了借美元,还RMB的新型结算机制,实现了产能,经济,政治,货币上的四重扩张,为我国后续的出口,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很多国家出口乏善,我国却能平稳增加,之前做出的这些铺垫,可是发挥了不小的功能!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信心满满的友岸外包,则随着友岸铺天盖地的贴牌生产,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举目望去,他已经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替代我们,美国经济的阀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由美国决定!

至于更遥远的未来,除非美国在三年内可以爆发一场超大型科技革命,否则三年内我们的产能就会彻底爆发,到那时,他们为数不多的高端产业,将会面临巨大冲击,机会已然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