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备案审查纠正烟花爆竹全禁规定的消息业内盛传。

2023年,法工委选定广东等4个省份,作为地方人大备案审查制度建设试点省。

经审查认为,有关地方性法规关于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与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气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于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也就是说地方全面禁燃的规定并未得到法律授权。

各级人大常委履行监督职责、纠错法规文件,这一审查意见顺应了民意期待,为烟花爆竹“禁燃令”松绑,让“年味”回归。

广州市相关部门备案审查纠正不当规定走在了全国前列,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老百姓称赞广州的“年味”又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相关部门审查发现,《广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没有对燃放烟花爆竹作出“一刀切”的禁止性规定,而是根据上位法授权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5个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的时间、地点和种类,立法原意是授权有关区政府根据公共安全和民俗民情需要对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进行有疏有堵的分类科学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跟踪督促,广州市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都在2024年先后发布了有关通告,重新划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实行禁放和限放相结合的制度,“一禁了之”的做法得到纠正。

部分地区“禁放”到“限放”有了一个良好的过渡,各大产区同样在“安全监管”方面下足了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浏阳开展烟花爆竹产品质量整治行动,对“假大空”组合烟花等超标产品重点整治,加强对“黑老大”、“湘30”等产品的安全监管;湖南醴陵应急局组织176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复工复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上栗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花炮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烟花“小作坊”多,便整合产能做“减法”,帮助“小、弱、散”企业转型,壮大龙头企业;坐在“火药桶”上发展,安全是第一位,通过上线“智慧安监”系统,实现带药生产工序视频监控覆盖率、省市县三级安监平台接入率两个“100%”。

无论是地区的区域“解禁”,还是产区的管制“加严”,都透露着烟花行业在向好发展,质量上去了,隐患降低了;环保上去了,污染减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让传统节日的“年味”得以延续,更是反映了在法治框架下,各地政府对公共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市民在享受节庆氛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更安全、更健康的环境。

未来,随着各地不断完善烟花爆竹管理制度,相信这一行业将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更加规范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