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媒体报道,近日一男子发视频称在南京某农贸市场买鱼遇缺斤少两,找管理人员处理却被对方抢摔手机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一经发布,很快引发热议。5月19日,江宁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报的内容核心有几点:

其一,5月18日,有网友通过抖音平台反映其在江宁区某农贸市场买鱼时,一商户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并被市场方管理人员抢摔手机。获悉该情况后,我区立即开展调查。

其二,经查,该事件发生于4月22日。在双方发生争执报警后,江宁警方迅速出警,依法进行处置。

其三,目前,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农贸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立案调查,市场方对涉事商户予以清退。

这起事件,可以说是狂飙兄弟连云港打假事件的卵生事件。而且,官方通报的处理结果,几乎高度一致。

有网友质疑,为什么商家敢这么理直气壮明目张胆,管理人员为什么视而不见甚至沆瀣一气?上面是否有更大的保护伞?监管系统为什么形同虚设,这些才是根源上的问题。

当然,或许这些都只是个例。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去看问题。但是,近日网传的一张微信群截图,却让人看到了一种懒政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来自一个网友的爆料。这是一个微信群的聊天记录。这个名为五沟营市场主体工作群有380人。一位网名为五沟营市场监管张振亚的群里发出通知。

各商户:接市局通知,抖音博主“狂飙兄弟”已来到我市,主要查找报道“鬼称”事件,请各商户要高度重视,一旦发生舆情,及时汇报,必须快速、准确、严厉处置,防止舆情扩散影响我县声誉!收到请回复。

看完是不是感觉到惊讶?有点滑稽?甚至惊悚?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不是想着如何规范商家的经营,如何保障市场和经营的良性发展,而是想着如何杜绝打假人员到场,查出问题?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当地的不良商家会不会肆无忌惮地缺斤少两、以次充好?

针对这一系列类似事件的发生,有网友是如此分析的。商户用了“鬼称”,只是商户的违法问题; 市场管理人员暴力阻挠,就是整个市场都用“鬼称”的违法问题; 行政部门只查商户、市场,不查“鬼称”的生产销售源头,那就是整个社会都在用“鬼称”的问题了……

这些事件的发生,我们不禁质疑,所谓的市场管理员真的就是有作用吗?会不会就是沆瀣一气,蛇鼠一窝?

说到底,这就是对法律法规不敬畏,而相关部门查到问题,也可能是大事化小的心态。你对此类事件频发,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