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感情很其特,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付出了感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丽15岁,正在上初中的时候,她的父亲得病不治而去世了。

徐丽上完初中之后,不得不辍学,因为徐丽还有一个妹妹在读,徐丽母亲就靠着家里的几亩薄田,徐丽看母亲太辛苦了,就想着辍学帮母亲,只让妹妹上学,母亲会轻松很多。

到了秋天,该收玉米种小麦了,可是徐丽的母亲就太辛苦了,徐丽和妹妹也帮不上什么忙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这会可看出徐丽母亲的辛苦了。

转年,有人跟徐丽母亲介绍了一个鳏夫老杨,老杨有一个男孩,比徐丽小一岁。

徐丽的母亲和老杨见了面以后,觉得还可以,就打算一起生活。

老杨是徐丽隔壁村的,也是妻子去世了,家里没有人打理家务,因此也想再找个老伴。

徐丽知道后,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她知道母亲的辛苦。只是跟母亲说:“一定要供妹妹上学,知道她不想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丽觉得和继父还有弟弟杨涛一起生活有些不自在,就准备出去打工。

徐丽辍学以后,就跟着村子里的大姐姐外出打工,不能进大厂,因为年龄不够,大厂不要童工。徐丽进了一家做衣服的小厂子。

说是小厂子也可以说是小作坊,人不多,就十几个人,也有和徐丽年龄差不多大的。

徐丽在衣服厂一干就是六七年,放假就回家看看母亲和妹妹。和弟弟杨涛也就是点头之交。

杨涛上完初中没有考上高中,便不再上学。在家里和他爸一起包了五六十亩地,种大姜,种土豆,种大葱等经济作物。

一转眼,杨涛22岁了,老杨就想着给自己儿子相亲个儿媳妇。

后来不知道怎么说的,徐丽的妈妈和老杨就想着让徐丽嫁给杨涛。

徐丽回家之后,母亲跟他说了此事,徐丽不同意:“妈,我们根本不熟悉,我怎么能嫁给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丽呀,你听妈说,这几年杨涛一直帮着我和他爸种地,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品行很好。你看你嫁给他,你后爸就是你公公,你们没有婆媳矛盾呢”

后爸也劝徐丽:“丽丽,你嫁给杨涛,我们这是亲上加亲呢,等你俩在给生个孩子,家里这一摊子都交给你俩,我和你妈就给你们看孩子。”

还有一个原因妈妈没有守着老杨说:“丽丽,杨涛要是娶了别人,你说妈妈该如何自处,我这也不是正经婆婆,妈妈也难啊。而且嫁人也就是过日子,妈妈根本不相信那些海誓山盟,那些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不现实。婚姻就是一地鸡毛,杨涛也是个是在孩子。”

徐丽也知道母亲的不容易,最后试着和杨涛处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

结婚以后,徐丽突然发现自己融入了这个家庭,婆婆就是妈妈,没有婆媳矛盾。

有的时候徐丽和杨涛拌两句嘴,杨涛的父亲都会向着徐丽,杨涛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

徐丽和杨涛时间长了,也渐渐的有了感情,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你们见过内部消化的这种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