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被小动物、宠物抓伤、划伤,甚至咬伤的经历,不少人也曾暗自担心会不会感染狂犬病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这样一位患者李先生(化名),在被野狗咬伤一个多月后突发狂犬病,虽然及时去医院就医,医生也抢救了一周后,最终还是不治身亡。血泪教训,着实令人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时报 资料图

又一例!抢救一周后去世!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微信公号介绍,李先生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时,他呼吸急促、胡言乱语,不仅持续抽搐,情绪也非常狂躁,两只手握拳、不住舞动,不停乱吐口水。家里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向身体还不错的李先生,怎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

我们都以为他只是感冒发烧,到卫生院挂水就好了,谁能想到竟然病得这么严重。”李先生妻子哭着回忆,他用了消炎药不仅没退烧,还出现了呼吸困难,整个人异常烦躁不安。

“病人全身的肌肉发硬,抽搐得很厉害,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并且使用镇静剂才将他控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介绍,当时李先生出现了明显的畏光、恐水、恐风,专家团队立刻联想到是狂犬病病毒感染,又进一步追问病史。原来从几天前开始,李先生好像无法控制住自己,双手会不自觉地抽搐,夜晚因为呼吸困难无法入睡、后面愈演愈烈。 ①

李先生家中有不少茶田。他忙时采茶、闲时种菜。“难道被狗咬过一个月,还会染病?不可能吧!”李先生老婆这才回忆起来,丈夫一个月前在山上采茶时,曾被野狗咬伤过,当时狗扑上来、他躲闪不及,被狗的牙齿划到了右眼皮。因没有出血,李先生也没在意,甚至没有清洗伤口。而且在被咬一周后,李先生上山时还见过这只狗的尸体,当时以为是吃了不干净的鼠药毒死的。

于是,专家团队抽取了李先生脊髓中的脑脊液,通过基因测序确诊了是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会有5天至数年不等的潜伏期(通常是2至3个月,很少超过1年),正是因为隐匿性强,李先生因麻痹大意与发病后延误就诊,最终无力回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河南一3岁男童被犬咬伤,没来得及完成狂犬病疫苗接种去世

5月开始,犬伤进入多发期

“天气转暖以来,动物进入了发情期和换毛期,情绪易亢奋暴躁,对人产生攻击,轻微的刺激或挑逗都可能伤人。随着人们衣着逐渐单薄,被小动物咬伤的患者逐渐增多,犬类伤人事件进入高发期。”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尚小景5月17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介绍。 ②

根据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犬伤门诊接诊记录显示,4月份共接诊了约2600余位犬伤患者,5月份日均接诊犬伤患者100人次,大部分都是被自家的猫狗咬、抓、挠伤

进入5月后,尤其是6、7月份,犬伤将再次进入一个高峰期。”尚小景医生提醒,一旦被猫狗咬伤,须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和接种疫苗。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置措施。但任何时候只要受到伤害,首先要用碱性的肥皂液或专业的清洗剂彻底地冲洗伤口。 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时报 图

狂犬病致死率100%,
被这些动物咬伤后都可能感染

“人得了狂犬病后,临床表现主要是兴奋、恐风、恐水、畏光、吞咽困难、流涎、狂躁等,这时病毒已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外的器官之中,不超过10天,病人就会死于脑损伤或是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陆远强医生介绍,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或恐水症,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在陆远强医生30余年与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接诊过数例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患者。这些患者不一定是被狗咬伤的,也有被蝙蝠等咬伤的。此外,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野生动物都是狂犬病的自然储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 ①

狂犬病毒因为广泛存在于上述动物的唾液里,能从破损的皮肤(包括新鲜或尚未愈合的伤口)或黏膜(包括完整的黏膜,如口腔、会阴等)侵入人体,被抓伤、舔舐、咬伤,哪怕伤口比较表浅、没有出血,其实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没出血也会感染,
受伤后第一时间这么做!

如果生活中不小心被动物抓伤、咬伤后该怎么办?是不是没出血就不会感染,也不用处理?大错特错,即使没出血也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案例中去世的李先生也正是因为被狗的牙齿划到了眼皮没有出血,才大意去世的。如果被动物抓伤、咬伤第一时间这么做: ①

1.立即挤出伤口处的血,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与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至少反复冲洗15分钟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时报图

2.用2%碘酒、75%的酒精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伤口不可擅自缝合或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及时到医疗机构请医生做进一步的伤口处理。

3.在被咬伤24小时内,立即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4.如果伤口很深,除了注射狂犬疫苗,还要增加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球蛋白。

最后,进入5月犬伤等各类动物伤害进入高发期,建议转发给家人如果出现被动物抓伤、咬伤一定要引起重视!

精选

文章

本文综合自:
①2024-05-11浙大一院《致死率100%,最近进入高发期,唯一有效方式是……》
②2024-05-27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犬伤进入多发期,最高一天接诊上百人次》(记者 孔天骄)

编辑: 鲁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