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傻白甜全职太太带着俩娃离异后逆袭成为成功女强人,开启属于她自己的大女主爽文。董太太的“成功学”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吸引了无数宝妈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一位离异带俩娃的豪门太太“董太太”在社交软件上走红。她的视频主题大多都是围绕“富人”和“孩子”进行。

三年不到的时间里,董太太成为了众多中产阶级父母的好榜样,此后,获粉无数的董太太开始肆意鼓吹她的“精英教育”

不过最近,董太太火上了北京卫视却是因为她的“精英课程”被发现存在不良价值导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贩卖焦虑”收入千万

“这不是一门课,而是一次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董太太凭借一句“改变命运”的SLOGAN成为坐拥百万粉丝的育儿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账号的爆火,董太太的网红生涯也到头了。5月6号,多家媒体指出董太太售价6980元的“名门贵族教育”课程存在欺诈行为,内容空洞无实质意义甚至在贩卖焦虑,价值导向也存在问题。

报道播出后,董太太很多采访富豪的视频都已经看不见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关于孩子和个人观点的视频。也有网友猜测董太太在被媒体批评后就连夜“跑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扛不住铺天盖地的舆论,报道后两天董太太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视频回应,表示“跑路”的说法都是造谣。然而,对于媒体批评她的内容却只字不提。

带着对董太太的好奇,网友们开始了对董太太进行人肉搜索。对于每一个“塌房”的大v博主,网友们都不会轻易放过。很快,董太太的“老底”就被网友翻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学历高颜值的豪门太太到离婚后逆袭成为大V网红,结果现在被扒出来这一切都是假的。每一次的网红塌房,伤的都是粉丝们的心。既然这一切都是泡沫,那谁能告诉我什么才是真的?

不能否认的是,董太太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独自打拼的故事确实很励志。不过她也正是利用了自身的经历,获取了无数中产宝妈的共鸣,再用这种共鸣疯狂收割众多中产家庭。最终实现流量变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条关于国际学校的视频里,董太太说这条视频将会把很多家长干沉默。带着这股沉默,不少家长购买了董太太的课程。没想到体验过所谓的“精英教育”后,家长们更加沉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在视频里说好好的,衡量一个人不能光看学习,但看到后面却变成如何让小孩进名校。不仅如此,明明说是“精英课程”,点开课程却发现是直播的录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千块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只是董太太能不能骗的有诚意一点,毕竟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据了解,这门“善世名门”陪跑营课程给董太太带来了上千万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参加过董太太线下训练营的家长表示,董太太的三观存在很大的问题。并爆料董太太在训练营上不仅呼吁中产太太们多生小孩,还净说一些令人生理不适的媚男媚权的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身就因孩子教育问题焦虑的家长们迫切地想要为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在翻遍董太太的账号后,想着或许“精英教育”可以给自己提供思路,没想到结局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精英教育”还是“功利教育”

利用家长的“鸡娃”焦虑兜售课程,鼓励家长“氪金鸡娃”。在董妈妈的各种关于“精英教育”的观点后,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奥美高管“天使姐”站出来指出董太太的“精英教育”实际上是“功利教育”。天使姐还表示,真正的精英是有“松弛感”的,而董太太推崇的“精英教育”让人感到紧绷得不行

这条带有批判性质的视频引得众多博主出来站队。不过很快,天使姐删了这条视频,相反,董太太则发了一条视频回应天使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中,董太太哭着表示,自己的紧绷感不过是想要奋力托举自己的三个孩子。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回应过“精英教育”,反倒将天使姐的这条视频称为雌竞。一顿输出,其实不过是鸡同鸭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太太眼里的精英教育,是把孩子送入名校,让孩子和企业家的孩子做朋友,从此实现跨越阶层。

其实从这就可以看出来,董太太其实一点也不懂精英教育,用金钱和人脉堆砌出来的“精英教育”怎么能够称之为精英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导演跟拍了14个不同家庭环境的孩子的一生,就为了研究是否富人的孩子就一定能成为精英,而穷人的孩子就只能穷一辈子。

49年的记录,印证了导演最开始的话,精英的孩子长大后依旧是精英,而穷人孩子长大后依旧也还是穷人,但还是会有漏网之鱼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录片中,三位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在7岁的时候就已经用《观察家报》、《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来进行经济学启蒙。

也许是深受家庭的影响,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甚至已经想好了自己未来要去哪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穷人孩子则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未来没有任何的规划。目标感的强弱,就已经看出了富人孩子和穷人孩子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目标感强的富人孩子,穷人孩子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会在未来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试错。

同时,对于被困在逆境时给出的反应,富人孩子和穷人孩子给出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富人孩子的约翰在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皇家法律顾问,不过约翰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9岁时,约翰家道中落,由于父亲的去世,只能靠母亲支撑整个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约翰却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是表现得像个成熟的大人一样,强大的内心和自律让约翰拿上了奖学金,并且靠着奖学金完成了在牛津的课程。

相反,出生在中层阶级的尼尔在没能如愿考上牛津后,直接到工地搬砖,到后来甚至居无定所,靠着救济金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命运的漏网之鱼存在,出生在农村的尼克小时候羞涩不自信,对于未来的规划是想要研究月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4岁的时候,导演问他以后会继承父亲的农场吗,尼克却非常明确的说不会,自己对化学和物理更感兴趣。

就这样,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尼克成功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同时变得健谈。人到中年的尼克,也成功的成为了专家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的故事可以看出,并非穷人家的孩子就不能跨越阶层。只是跨越阶层并不是像董太太说的那样,要进名校和权贵打交道。想要实现跨越阶级,就只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学的背后满是空虚之物

不少父母抱着对孩子融入上流社会、成为成功人士的幻想,纵容了无数网红导师的无底线收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今年来,平台对知识付费的审核机制相对宽松,导致了董太太类伪知识博主有机可乘。让付费知识赛道的上,只有付费,没有知识。

这类伪知识博主都有一个共同点,爱打成功人设。网红导师dada的自我介绍就是“18岁赚得第一个100万,25岁开上劳斯莱斯,28岁手下管理400人成功将流量变现的短视频公司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网红导师海参哥也自我介绍与dada的也相类似,“22岁买宝马,26岁买楼开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似的介绍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自我介绍也有一套模板。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几年前很火的pua话术。

这些网红导师把自己打造成“成功人士”,疯狂忽悠对可望成功、渴望金钱的人,同时他们还往往情绪高涨,试图用情绪张力感染粉丝,不断地表现出一副“我是为你好”的样子。

除了自我介绍方式相似,网红导师们的案例也是相似的,不过他们会用不同的态度去评价这些案例,比的就是谁的情绪能够引起粉丝共鸣。

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案例都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课程做铺垫。从免费资料到百元课程到最后的千元课程,粉丝们一步一步的走进伪知识博主给他们设下的圈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兜售课程,这群伪知识博主还研究出了更高阶的收割韭菜的方法“私董会”。

据了解,想要进入网红导师的“私董会”至少要交3万元的费用。例如想要加入海参哥的私董会就要缴纳接近10万元,他甚至还给了折扣,折后金额为8万元。他真的,我哭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表示,自己老板也有加入过私董会,但后来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更像是给老板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

大多数的伪知识博主就是抓住了当代人的各种焦虑心理,然后再给粉丝一个看似特别有道理的解决方向,说白了,比起知识输出,伪知识博主更多的是提供了情绪价值,让人误以为自己找到了人生导师。

关于董太太一事您怎么看待?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