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一个暴雨天,雷声轰鸣,雨水倾盆而下,街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都想赶在衣服还没被完全淋湿前找到地方避雨,然而此时的岱山脚下却围着一堆人,他们有的沉思有的叹气,有的在疑惑的小声交谈。

走近一看,飞机的残骸散落一地,某些零件还有所缺失,不知是不是带着亡者的灵魂升向天空,而这位亡者,正是戴笠。

根据现场的勘察和后期的分析,最后大家断定戴笠应该是在暴雨天乘坐飞机时不慎失事,飞机撞向岱山,这场由天气条件恶劣导致的悲剧,以机毁人亡而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一说法却在台湾一老妇人临终前被推翻,她一口认定戴笠坠机之死是一个骗局,这位老妇人究竟是何人,与戴笠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她口中的“坠机真相”又是什么呢?

想了解老妇口中的戴笠死亡的真相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精彩马上为您揭晓!

风流将军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和才子,也催生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些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故事不仅推动一个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作为催人奋进的正面教材,就连毛主席在《沁园春 雪》中都表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过往的英雄人物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展望自己以及后世的美好未来,颇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意。

这里的“风流”一词用的很巧妙,在大多数戏文和小说中,风流是一个中性词,一部分用来比喻男性在感情方面的多情,也有一部分是用来表现男性以及英雄人物的气质卓越,举止潇洒。毛主席的词中的“风流”很明显是第二个意思,而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人物戴笠可谓是真正的多情款“风流”人物。

戴笠,1897年出生于浙江省,原名戴春风,戴笠是其进入皇甫军校学习之后改的名字。对于戴笠这号人物,显然是不好评价的,他在抗日战争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同时其一手创办的军统局培育了大量的优秀特工,为刺杀汉奸提供了优质的人选,不仅如此,军统局创立之时,既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忠义观,也引进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是一个讲仁义的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笠

但是,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戴笠在后期也曾多次抓捕共产党人,所以一分为二的看待,戴笠虽然是抗日英雄,但是却不是我党的朋友。

不过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对他的另一个评价:好美色。在美色这方面,戴笠可以说是一个双标的人,他曾以害怕耽误工作为由禁止手下人恋爱结婚,但是他自己却拥有许多情人和美妾。为了追求影后蝴蝶,戴笠曾送去珠宝,同时还修缮洋楼与其同住。

然而,戴笠的情人也不止要拥有美色,同时才华也十分重要。在他众多的情人中,有这样一位女士,陪伴他最久,也最深得他喜爱,甚至戴笠自己就表示他的一半功劳来源于这位女士,她就是陈华。

陈华与戴笠相识是已经26岁了,虽然年长一些,但是颇有佳姿,不过最吸引戴笠的还是她优秀的工作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的戴笠只是特务处处长,每日要为如何拉拢人心获得情报而操心,而陈华也只是国民党工作的女特务,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华凭一己之力说服极为重要的九个人投靠戴笠,其中包括刘戈青、李福让等。这样的功劳让戴笠对其刮目相看,很快两人就发展成情人关系,陈华则继续为戴笠的事业提供帮助。

而陈华,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老妇人,她与戴笠的特殊关系瞬间使她的话多了几分可信度,那么陈华口中的坠机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回忆录

1988年的某天,在台湾的某处住宅中,一位保养得当的老妇人正在提笔书写些什么,她时而蹙眉,时而叹息,将自己毕生的经历和爱恨书写在回忆录中。她就是陈华,岁月在她的脸庞留下印记,让她的回忆录在充满深沉哀思的同时也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就包括戴笠坠机一事的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戴笠坠机之死很多人都觉得十分可疑,飞机失事的当天,戴笠乘坐着自己的专机前往上海,当时的天气情况就已经不太乐观,但凡是有点经验的乘客和飞行员都能判断出这种天气不适合起飞,也有人曾建议他可以绕道飞行或者等雨停了再起飞,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些建议听进去,坚持飞往上海。

此举非常的反常,对于戴笠这种偏爱人间灯红酒绿的人来说,应该是十分惜命的,又拥有一定飞行经验,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所以戴笠的坠机之死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在前往与蝴蝶约会的过程中由于太过着急所以判断错误,导致失事,也有人说他是被马汉三指示的心腹害死的,更有人说是宋美龄派人暗中杀害,因为其对宋庆龄的暗杀得罪了宋家。

但是年近耄耋的陈华却在回忆录中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她表示戴笠的坠机之死就是他本人自导自演的一个自杀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他坠机的前一天,他把我喊进办公室交代了我许多事情,我很奇怪,这与往常的他来说显得太陌生,但是我也只能听着。”陈华缓慢的行笔,写下了那天发生的所有事情,“我觉得他很奇怪,所以我问他:‘您怎么了’,他没有回答。他只是呢喃着说‘如果老头子不想要我了,那我只能去死啊’,他的状态太奇怪了,毫无生机,现在想来都觉得颓败”。

“他真的死了,这太可怕了,他一定是自杀的,他有着没有说与任何人听的隐情。”在陈华的回忆里,她清楚的记得飞机失事之后,军统局曾拿出十三张遗留的残骸照片给陈华辨认,她一眼就认出了戴笠,戴笠举着的右手呈捏握的状态,和持枪射击的举动很像。

“我想他一定是想要射杀飞行员,这样就能撞机而亡了,他也真的这样做了,但是为什么呢?谁想要他死?”写到这里,陈华陷入了沉思,宝岛的温暖的海风此时无比的刺骨寒冷,或许她此时此刻比任何人都迫切的想知道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的他

如果陈华所说的一切属实,那么在戴笠死亡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就要从戴笠的生平和人物关系入手。

戴笠的早年生活非常普通,真正开始发迹要从他认识蒋介石的那刻开始,戴笠与蒋介石早年在上海相识,此后前往黄埔军校学习,蒋介石也就成为了他的校长,在校学习期间态度认真,成绩也十分优秀,于1928年开始为蒋介石做情报工作。

由于戴笠本人相貌端正,头脑圆滑,再加上精湛的卧底天赋,让他极易被别人信任。在二次北伐期间,他首当其冲,作为特工在不知不觉中顺利潜入敌方境内,一路北上,搜索到大批敌方情报,为二次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戴笠便深得蒋介石信任,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特工组织,他于1930年创建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通讯调查小组,后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在陈华的帮助之下,势力越来越盛。

后又派特工成功刺杀北洋军阀汉奸张敬尧,在负责调查藏本事件的工作中,成功揭露了日军的侵华阴谋,在抗日战争中,因为戴笠的特工工作出色,导致很多汉奸被捕,为我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戴笠成立军统局,说白了就是特务的老巢,美国战略情报局曾经精准调查了一番,他们表示戴笠应该有将近三十二万的实际工作人员,他们分散在世界各个地区,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里面有很大可能就埋伏着戴笠的特工工作人员,甚至有些埋伏在别国的皇宫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军统局中也以忠义之风为主,戴笠本人就是忠义的拥护者,他曾与王亚樵、胡宗南、胡抱一几人结为兄弟,在后期的工作生活中也关系密切,互帮互助。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道扬镳的一天,王亚樵后成为了职业杀手,一心想要刺杀蒋介石,但是戴笠作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人,蒋介石又给他提供了无数的便利和权势,戴笠对蒋介石当然是忠心耿耿。

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无奈之下,戴笠选择使用计谋将王亚樵杀害,1936年,在精密的部署下,暗杀王亚樵行动开始,戴笠先是逮捕了王亚樵的部下,由于打听到王亚樵与部下的妻子有着不为人知的私情,便利用部下的妻子与王亚樵会面,不出所料,王亚樵果然主动现身,两人见面之后,埋伏的军统特务立刻用石灰粉蒙蔽了王亚樵的视线,随后将其杀害。

与刺杀王亚樵的冷酷相反,对于与其一起支持蒋介石的胡宗南,戴笠甘愿让出自己心仪的叶霞翟给胡宗南作为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见得,从国民政府的角度出发,戴笠作为特工工作能力优秀,作为领导者又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同时重情义识大体,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那么和陈华约见的那一天,他又在呢喃着什么呢?

归于平静的“真相”

陈华喝了一口水继续写道:“我多多少少可以猜想到他在担心什么,但是我没有安慰他,树大招风这件事是谁都知道但却无法避免的问题。”

原来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戴笠就以自己的实力出众为由几次三番的违抗命令,让当局很是头疼,由于依仗着蒋介石对自己的信任和看重,戴笠不仅在国民党内举止高调,同时也尽全力发展自己的特工部队。

此举对于抗战事业来说确实是好事,一个优秀的特工工作者带领出来的肯定是另一批优秀的特工,但是戴笠手下的人越多,质量越高,蒋介石就越不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戴笠曾经为了自己杀害结义兄弟,但是反过来想,他可以为了自己的立场至兄弟死活于不顾,那么有一天当他的政治立场不再是国民党时,他就可以带领手底下一帮优秀的工作人员找国民党的麻烦,抱着这样一个想法,抗战结束之后,蒋介石对戴笠的态度明显冷淡下来,而戴笠也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他大概是觉得军统局要被撤销,自己要被撤职,所以慌张了起来。”陈华回忆录中清楚地写下了戴笠自杀的大概率动机,由于自己的一意孤行,高调行事再加上特有的特工优势,戴笠迅速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感知到自己或许即将地位不保的蒋介石也对其虎视眈眈,抵抗不了压力的他选择了自我了结在岱山。

而民间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戴笠的别名叫戴雨农,下雨正浓,而他自己则也死在了一片大雨茫然之中,有些天意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华的回忆录写到这里关于戴笠坠机一事的真相就已然截止,她自然没有在意什么天意之说,只是说出了她自己对其坠机一事的理解分析,而她本人也于不久之后逝世,享年82岁。

时过境迁,这多年前的“真相”也随着戴笠命丧岱山,更随着陈华归于平静的海面,如今的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书籍和网页咨询去搜索多年前的秘事,却无法去分析它的真相,只能让它随风散去。

回归戴笠本身,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行踪不定,行动经常出乎意料,通常与神秘挂钩。那就让他的死也变得神秘一点,或许才更符合他的人物设定。

而抛开他身上浓厚的神秘色彩,戴笠本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刽子手,他的死亡从某种角度来讲也算得上是民心所向。而自从陈华去世之后,大家也将她的分析和见解当做戴笠死亡原因的一种假设,并没有完全相信。而这点也告诉大家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够明辨是非,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