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丰台的教育版图上,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一定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这所有着90余年发展历史的学校,如今已经成为丰台区最大的教育集团,并逐渐形成了“三化三育”的办学特色,即集团集群化、数字化、国际化,科技育人、体育育人、艺术育人。

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数字头脑、合作精神、科技素养、艺术涵养、体育特长等人格活力,并把这种人格活力带到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中去,推动他们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幸福。

这是十八中坚持奉行的育人理念。

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使得十八中迅速成为市级示范高中,丰台区高品质示范校、品牌特色校,并凭借卓越的办学成果和育人质量,强势推动着丰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01

三化协同,构建基础教育新生态

每 年的寒暑假,对十八中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段意义非凡的职业体验之旅。 烹饪、服装设计、汽车维修、珠宝鉴定等40余种丰富多彩的职业,等着他们去探索与发现。 在职业体验课中,同学们更深刻地感悟到了每个职业的魅力所在,了解到每个职业背后的艰辛与辉煌,明晰自己的职业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 样的职业体验课程得益于十八中的集团集群化办学特色。 一校十八址的十八中,是当前丰台区最大的教育集团,同时,十八中凭借其开放和创新的办学理念,成功将区域教育资源最大化地整合和利用,联合方庄、东铁营、大红门地区的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职业学校等46所单位,构建了一个资源共享的方庄教育集群。

十八中教育集团总校长管杰表示,方庄教育集群就是要把各自学校的围墙打破,实现资源共享、特色衔接,从而实现区域教育共通、共识、共治、共享、共赢,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纵横融通的课程体系,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集群学生发展成果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集群教师发展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数字化建设方面,十八中高瞻远瞩,很早就建立了资源平台,通过数字平台实现专业教室、场馆资源的均衡和共享,同时分享线上线下课程,使信息技术的使用真正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提供便利,并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组织实施案例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面向全国进行分享,《人工智能助力五育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入选北京市重点课题......

为了培养老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校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性教师交流活动,曾举办第12届世界课例大会分论坛,在第四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介绍学习共同体建设经验。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基础教育学校代表,十八中参加了2019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展示。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先后与2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师生搭建了国际化的学习交流平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与交流活动,形成了多渠道、宽领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十八中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合作,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未来,十八中将聚焦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通过交流互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全球竞争力。

02

三育并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十八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艺术涵养和体育特长。“科技育人”是十八中“三育”中着重打造的育人渠道,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学校重点打造了航天航空模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活动课程和科技社团,为师生充分搭建交流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各级各类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学校每年积极参加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进课堂教育教学研究、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亚洲机器人锦标赛、5G+MR全息物理名师公开课等,并成功入围北京市创客空间基地、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中小学一体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课程的建设是十八中探索富有特色、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育人的有效途径,学校保证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一至两项艺术技能,在原有艺术选修课每周1课时10门课程基础上,全盘规划、打通、整合增加到初中开设20门艺术课程,高中开设14门艺术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自2009年以来,十八中长期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合作,共同开发“新音乐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唱歌,同学们全程跟着老师一起感受音乐、感受律动、跟着歌词曲调跳起来、舞起来,学生在学音乐的同时,也训练了“视觉、听觉、动觉、感觉、知觉”的统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学校科技、艺术类的课后服务课程多达90门,学生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500多项

同时,作为北京市体育健康促进校,北京市篮球、田径、乒乓球传统校,全国青少年足球基地校,十八中搭建搭建丰富的平台,努力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在近五年的体育赛事上,十八中在丰台区多次蝉联冠军,特别是高中女篮、初中女篮实现了五连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基础教育是人格的教育

在十八中的校园里,有一块特殊的纪念石,上面刻着这样一句话——“聚诚至金开,宽智周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了解到,这块纪念石是2021届高三毕业生殷梓皓、邱宇驰两位同学的家长为感恩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培育而献的。

谈及为什么要献上这样一块纪念石,邱宇驰同学的家长表示,“刚升入初中时,宇驰还是一个不善于与人交往的腼腆内向孩子。十八中高雅、和谐、温馨的学校氛围,平等、真诚、友爱的师生关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使宇驰开始变得阳光、开朗起来,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家长看到孩子一天天地进步、成长,心里感激万分。”

在学生们看来,十八中是一个有光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束光。这束光不仅指的是学习成绩,更是宽阔的视野、优秀的品格、综合的素养。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使我能够自由茁壮地成长,尽情地感受和探索世界的无穷奥妙。感谢十八中的每位老师,他们亦师亦友,不仅教会了我书本的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殷梓皓同学这样说道。

基础教育是人格的教育。十八中秉承“聚·宽教育”办学理念,坚持“三育三化”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具有“健康的体、温暖的心、智慧的脑、勇敢的行”的优秀青少年为培养目标,以资源丰富的平台、宽广的锻炼舞台、贯通的学习台阶,聚焦核心素养,为每个孩子打下健康身体的底子、健全人格的底子、宽厚文化的底子、强大精神的底子,养成了国际视野、数字头脑、合作精神、科技素养、艺术涵养、体育特长等人格活力,并把这种人格活力带到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中去,推动他们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15年以来,十八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完善和实施学校资优生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化学、生物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十八中的学生累计获得4块金牌,近30人次获得银牌、铜牌及省一 等奖。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化学名师杨进基老师辅导的王思涵、张光泽同学双获全国金牌,也是丰台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竞赛”历史上首次获得全国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每年均被丰台区委区政府评选为中考优质校和高考优质校。中高考成绩表现优异,近年来,十八中有12人通过强基计划、学科竞赛考入清华、北大,更有数百名学生顺利进入985、211高等学府深造, 几乎实现了学生100%的大学升学率。

编 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推荐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