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基里尔·巴巴耶夫(Kirill Babaev)】

现在对普京的北京和哈尔滨之行做出最终结论可能还为时过早:官员和专家们还需要分析,两位领导人在公开场合讲了什么,在非正式会晤中又提到了什么,以及双方的手势、礼节和暗示发出了什么信号。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位领导人会晤的最重要的信号已经发出,而且目标指向西方——中俄两国的关系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领导人会晤的《联合声明》通常充满了平淡而模糊的字眼,但这次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声明,却非常透明地展示出了丰富的政治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图| 饶爱民

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有关乌克兰冲突和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内容。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办法是“消除危机的根源”。

普京总统多次指出,俄乌冲突的起因是,西方完全无视俄罗斯在东欧的国家利益,北约东扩咄咄逼人到了离俄罗斯边境越来越近的地方。正如声明中所说,确保各国“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才是乌克兰和解的必由之路。

中方公开表示支持俄罗斯为保障国家安全所做的努力。尽管美国多位高官对中国施加了种种压力,试图让其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但中方的态度表明,他们不惧威胁。事实证明,美国对中国的反俄“攻势”是无效的。

与此同时,中俄两国领导人也进行了“反击”:他们在联合声明中驳斥了由核大国(即美国)建立的军事联盟和政治同盟,对其他核大国(即俄罗斯和中国)所在地区安全的破坏行为。这一明确信号既涉及欧洲的北约,也包括亚太地区的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框架(AUKUS),这在文件中也有明确表述。

为了让大洋彼岸的观众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一点,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再次确认,中俄之间不仅将继续维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且将加强军事互信与协作。

最近,美国曾多次试图警告中国不要与莫斯科进行任何军事合作。似乎没有人在意这些恐吓,在经验丰富的安德烈·别洛乌索夫(Andrei Belousov)被任命为新俄罗斯国防部长后,两个欧亚超级大国将继续就防务问题展开协调。

两位领导人没有表现出任何软弱。相反,他们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展示自己的力量,现在已经不再是霸权主义的天下了。

矛盾的是,中俄两国的实力展示可能是唯一能让西方考虑谈判和妥协的办法。

随着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成功推进,中俄之间政治同频大大提高了中国和平解决冲突的倡议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俄罗斯高度评价北京寻求和平解决俄乌危机的努力。习近平主席在北京明确表示,任何缺了俄罗斯的和平峰会都不可能实现俄乌之间的和平,只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参加的峰会才有可能。

普京总统也再次确认,俄方虽然在战场上很幸运,但已做好谈判的准备。欧洲媒体开始援引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领导人建议俄乌和谈的发言。现在,华盛顿可能是唯一不愿意接受这一建议的国家,而中俄领导人从北京发出的团结一致的信号将很快传到白宫。

但是,比展示力量和相互支持更重要的是,双方同意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安全框架,这个框架将建立在多极、多中心、各国利益关切都被考虑的新秩序之上;在国际关系中没有霸权和独断专行的位置,唯一的规则就是联合国的原则和国际法。

现在是时候建设这一框架了。法制曾是西方文明的基石,如今在西方国家,法制精神却每时每刻都在被侵蚀。

2022年春,俄罗斯联邦在欧洲和美国的国家主权资产被冻结。欧洲领导人现在正在讨论没收这些资产的可能性。

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声明中都谴责了这一完全违反国际法的举措。他们说,不能因为政治原因而没收任何外国资产或财产。此外,欧洲和美国这样做显然会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破坏国际社会对其立法和机构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正在考虑没收俄罗斯的美元金融资产,截图自APnews网站

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领域,这个世界都急需新的架构。目前,经济和金融工具越来越多地被滥用于政治目的。

近十年来,为向其政治对手施压,西方国家对世界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实施了超过 15000 项单边制裁和限制措施。为了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美国及其同盟国积极利用国际金融体系、世界货币和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来控制国际金融链条。

最近,中国一些大银行报告说,由于来自美国的压力,它们不得不减少与俄罗斯同行的业务往来。这给俄罗斯和中国企业之间造成了实际的障碍,它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跨境资金往来途径,因此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也被拖累。

在哈尔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普京总统回答说,两国政府应共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声明还提到,“交易渠道应畅通无阻”。

在金融方面,中国和俄罗斯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以确保其银行系统不受外部压力影响。正如两国领导人所强调的,尽管90%以上的中俄双边贸易是以人民币和卢布进行的,但上海和北京的银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金融服务,因此会承受压力。

只有俄中两国建立起共同的金融清算系统,交换金融交易信息,才能确保能够独立发展双边贸易。

根据两国政府的消息,这一金融清算系统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出现,数十个国家(包括金砖五国)都会争相加入。

银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俄之间的贸易正在蓬勃发展。习近平主席在谈判中指出,中俄贸易在短短十年间增长了2.7倍,近两年增长了20%至25%。

据中方统计,仅去年一年,俄中双边贸易额就达到了 2400 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贸易活动需要银行的支持,也需要两国金融之间顺畅的结算。中国的大型金融集团,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已经进入并活跃在俄罗斯市场,而它们的俄罗斯同行斯伯尔银行和阿尔法银行也宣布了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计划。

如果它们取得成功,这将向西方发出另一个信号:中国不会受到威胁。

俄中合作增长的另一个挑战是物流和货物运输。几十年来,俄罗斯经济主要面向西方,我们建设了通往伦敦、鹿特丹和纽约的公路和航线。现在,欧洲在俄罗斯西部边境构建了新的“铁幕”,俄罗斯正在向东转,越来越多的货物出口到中国,再通过4300公里的边境线和海路运回进口自中国的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普京,曾前往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图为5月19日,在第八届中俄博览会现场,一名小朋友拿着俄罗斯套娃拍照。图|张涛

为了充分应对快速增长的贸易,俄罗斯在陆地和海上都修建了运输设施,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指出,应深化交通物流和口岸合作。他们还表示,在俄罗斯境内开辟区域用于中欧之间的货物运输:这是中国最雄心勃勃的经济项目“一带一路”倡议(BRI)的重要突破。

中国和俄罗斯将携手打造欧亚经济一体化: 中国从东方建设“一带一路”,俄罗斯从东欧到亚洲发展欧亚经济联盟。这两个大型项目最终将使欧亚大陆成为商业和投资的共同空间,这就是两国领导人几天前在北京谈到的新的包容性全球化。

另一个宏伟的项目是北方航线。从上海经俄罗斯极地海域到伦敦,比上海经印度洋要快约 50%。中俄双方都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现在,两国政府将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共同开发北方航线,沿途建设基础设施,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商品打造“极地丝绸之路”。

两国经济的未来潜力巨大,而在当今世界,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比核武器或政治联盟更强大,更有生命力。这就是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的会晤所展示的真正力量所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