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早上起床后,伸伸胳膊、伸伸腿,这样做100次。然后刷牙洗脸吃早饭,全部弄好了,就开始画画。”

5月17日,在北仑郭巨南门村,记者再访汪宝华的农家小院。一年多未见,这位百岁老人精气神不减,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热爱,每天上午都会钻进二楼4平方米的画室,一待就是一个上午。

汪宝华今年102岁,是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他扎根家乡基层工作,爱岗敬业,累计获得几十次的评优与嘉奖;退休后,他积极参与家乡文艺活动,在北仑、宁波等地举办个展或联展10余场,送出的书画作品超5000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宝华出生在郭巨的一户农村家庭,小学仅读了四年半。14岁那年跟着乡人到上海当学徒,一年后因战争爆发,不得已坐轮船逃回家乡,随父亲种田度日。

1949年5 月郭巨解放,成立乡政府,南门为第二村。在担任二村副村长期间,汪宝华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在经过前期细致的土改调研工作后,他逐步把群众发动起来,推动土地改革。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走过一个世纪,半生奉献给党,半生为热爱而活。退休后的他,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

环顾小小的画室,四面墙挂满了书画作品。书法有格言、古诗词,还有临摹的《兰亭集序》。画作则以梅兰竹菊和飞禽走兽为主。这些都是他的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宝华耳背,跟他说话得扯着嗓子喊,但厉害的是,他手不抖,眼不花,落笔稳健,注重细节。他笔下的梅兰竹菊,千姿百态,神形兼备,既还原了自然生态的枝叶造型,又有根须连络的刻画。他画的飞禽走兽,更是栩栩如生,情境夺人。

汪宝华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但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这份喜欢多少是“奢侈”的。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纸和笔,他就拿木棍当画笔,蘸水做颜料,在地上或墙上自学绘画。“当时有小人书和戏剧中的人物,甚至烟壳上的画,我都学着临摹,也画一些花卉,如床围、枕头花等。”

从连环画到宣传画,从山水写意画到飞禽走兽画,他的画烙着浓浓的时代印记。1996年开始,他创作的各种作品将近10000件,平均每年300多件,是名副其实的“高产”草根画家。他的作品也曾获全国大型老年书画艺术“北京奥运”邀请赛金奖等几十个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情书画,却始终不忘初心。“汪老很热心,他的许多画都是免费送人的,他也会关注公益事业,曾多次拿出精心创作的作品参加慈善义卖。”提及他,郭巨街道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他们总觉得,奉献和热爱,就是这位老人的长寿秘诀。

来源:甬派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陈昭 胡栩琦

编辑:章琦|责编:沈焰焰 |一审:陈旻茗|二审:王立

 北仑有位102岁老人,每天都在做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北仑有位102岁老人,每天都在做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