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通报部分定点医疗机构为提升电子医保卡使用率,在患者就医时只认电子医保卡,不认实体医保卡,给不会使用和无智能手机的群众就医带来不便,并对此进行了督促整改。

电子医保卡是为参保者就医结算增加的一种身份识别介质,具有方便快捷、应用丰富、全国通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医保卡,为大部分群体就医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推动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各地医保局也纷纷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进入社区和医院,帮助居民完成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提高电子医保卡的普及率,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不过,有的医疗职能部门出台“一刀切”政策,看病、买药、住院只能用电子医保卡,带了实体医保卡也不让用。老年人绑定识别操作困难,便利举措却成了“难心事”。这不仅违背了推行电子医保卡的初衷,也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就医制造了障碍。

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医保卡不宜“一刀切”,要明确电子医保卡和实体医保卡可共用,让参保者可以自由选择。医疗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信息沟通,规范电子医保卡的应用推广,提高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和使用率,尤其要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针对性服务和政策讲解。同时,对一些唯使用率、随意拔高使用标准的医疗机构和部门要加强监管,督促及时整改,合理有效推动医疗保障从“卡时代”到“码时代”的进步。(赵梅)

编辑/张丽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