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常见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病率高,但控制率却不高,这背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对高血压存在认识误区。”5月17日,市中医院脑病一科(高血压专科)主任、主任医师陈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天是世界高血压日,他就一些常见的高血压认识误区进行了解疑释惑。

误区一:高血压不能被治愈

高血压分原发和继发两种情况,绝大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无法治愈,继发性高血压可以治愈。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无法明确具体病因,因此无法被治愈,需要常年服用降压药,才能稳定有效地控制血压。

误区二:高血压不会遗传

高血压在家族成员中是会出现遗传情况的,父母患有高血压,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较常人要高。世卫组织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均患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为45%;父母仅一人患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为28%;若父母均无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仅为3%。

误区三:高血压没症状可以不用吃药

轻度的高血压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也没什么症状,很多人是通过体检或偶然测血压时才发现患病的,这时虽然没有症状,但也应该及时就医,按照医嘱服药控压。如果不及时控制血压,严重时会引起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并发症,到那时再治疗就需要承受更多痛苦了。

误区四: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高血压

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年轻人,都有可能患上高血压,高血压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了。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中,25岁—34岁的年轻男性患病率已接近20%。

误区五: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

一般来说,降压药的副作用都是非常轻微的,而且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出现不适症状,只要减药或停药,副作用就会消失。降压药的副作用非常小,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可以找医生调药,换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了。

误区六:血压降下来就可以减药或者停药

血压降下来了,只是因为药物将你的血压稳定控制住了。此时如果贸然停药,就容易引起血压的反弹,反弹后再接受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不规律服药会引起血压的反复波动,容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例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所以,高血压患者随便减药或停药是非常危险的。

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的防治任重而道远,除了解答关于高血压的常见认识误区外,陈辉建议,高血压患者需要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一般早晚各测量一次(早晨起床后1小时之内,在服药和吃早餐之间测量,晚上在睡觉前再测一次),并做好血压数据的记录。健康成人每两年监测血压1次,40岁以上成人每1年监测血压1次,对治疗高血压要保持“知晓、治疗、达标”的科学态度,同时要保持少盐、少吸烟、常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