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安徽省岳西县后山村,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寻求心灵宁静的人们留下的一片净土。

年轻的王先凯此时正站在邻县那家古老的山庙前,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他坚毅的脸庞上。

他身穿一件朴素的灰色义工服,腰间系着一条磨损的麻绳,脚下则是一双沾满泥土的布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虔诚,仿佛这座山庙和其中的佛祖,就是他心中的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完柴火,王先凯便回到庙里,帮助师父们烧火做饭。他熟练地生起火来,将柴火投入灶膛,火焰跳跃着,照亮了他专注的脸庞。

他一边留意着火势,一边准备食材,不一会儿,香气四溢的饭菜便摆上了桌。师父们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而他总是谦虚地笑笑,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除了这些日常的劳作,王先凯还积极参与庙里的法会活动。他帮助布置场地,摆放供品,为前来参拜的信众提供指引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法会期间,他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既要维持秩序,又要协助师父们进行法事活动。他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虽然忙碌,但总是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此外,王先凯还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到附近的村庄里为村民们讲解佛法,传播佛教文化。

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向村民们传递着佛教的慈悲和智慧,引导他们走上向善之路。村民们对他的讲解深感敬佩和感激,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共同修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王先凯像往常一样上山打柴火。他手持一把锋利的斧头,背上扛着一个宽大的竹篓,踏上了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山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野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王先凯一边欣赏着山间的美景,一边小心翼翼地攀爬着。

突然,他的脚下一滑,整个人失去平衡,从陡峭的山坡上滚落下去。记忆中,那是一段漫长的坠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时间变得异常缓慢,他清晰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和死神搏斗,生与死的界限顷刻间变得模糊。

当他在昏迷的边缘徘徊,好像见到了佛祖的慈光穿过了乌云,将他从死神的掌握中拯救出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是佛祖的庇佑才能让他奇迹般地捡回一条命,心中满是感恩。

让他坚持十年如一日地苦心修行,正是源于这次上山后留下来的长长的伤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意外,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他明白修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和安宁,更是为了积累善德。

2014年,熟人告诉33岁的王先凯有个好去处很适合他,于是他身着一袭僧袍,便踏上了新的旅程。

药公庙坐落于后山村太平组,历史悠久。据村民们说,从前有位中药师常常翻山越岭,深入密林,采集各种珍稀药材,救治村民的病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一次上山采药的过程中,他不幸失足坠崖。就在村民们为失去这位神医时,奇迹发生了,一朵位于悬崖石壁的圆晕石花中间,竟然生成了一尊佛像。

这尊佛像栩栩如生,仿佛就是那位药师的化身。村民们纷纷认为这是药公显灵,于是便在此处修建了庙宇,以供奉这位“药公”。

自此以后,药公庙便成为了乡民们祈求健康、平安的圣地。每逢节日或重要时刻,人们都会前来上香祈福,希望药公能够保佑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村民们的号召之下,当地决定重启药公庙的修缮工作,并成立了相关组织管理该庙。尽管药公庙有了新貌,但由于庙宇地处深山之中,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僧人来守护。

直到王先凯的到来,庙里才有了一位真正的守护者。药公庙理事会对王先凯言明,不会给他额外工资,但功德箱的香火钱可以由他支配。

庙里过节日时会好些,村民们都会如期前来庙里祈福、朝拜,香火旺盛,最多时一个月有1200元。节日过后,庙里便恢复了往日的冷清,鲜有人迹,最少的一个月只有4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对于生活一向简朴的王先凯来说,已足以支撑他的日常开销。

他用这些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同时也用于寺庙的日常的维护,修缮破损的屋顶,更换老旧的门窗,让这座古老的庙宇始终保持着整洁与庄严。

王先凯从此便开始了独自守护药公庙的生活。除了初一、十五庙里会有人过来上香祈福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王先凯一个人在这里,但他从不觉得孤独,反倒十分享受这份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公庙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庙宇的墙壁上,斑驳的石砖和覆盖的蛛网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痕迹。

他深谙佛门法规,每天早晚课都会认真完成,从不马虎。他坦诚地表示,尽管自己只接受过小学教育,但在这纷扰的世间,学历或许能证明一些,而在佛门之中,它仅仅是短暂的符号

药公庙大殿的西南角,是王先凯的禅修之地。在这里没有其他的出家师父或居士,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地守护着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晨曦初照,王先凯便起身,开始他例行的修持。在大殿之中,他盘膝而坐,念经持咒,沉浸于禅定之境。

到了傍晚,他喜欢在微风中漫步,瘦削且坚定的身影在落日下仿佛与药王庙融为了一体,成为这里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王先凯的日子过得平静而有序,每天的工作也不繁重。有采购需求时,他会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山脚和药公庙,日常除了简单的殿堂清洁之外,王先凯还会利用闲暇时间种植蔬菜和砍柴烧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感叹到从前在邻县做义工的经验派上用场了,他在庙宇周围开辟了一块菜园,种植了各种时令蔬菜,不仅为药王庙增添了绿意,还可以满足他一日三餐的需求。

那么,是什么激起了王先凯年轻的心灵,早早地走进佛门,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呢?

王先凯生于1985年,是岳西当地人。命运好像一开始就对他并不那么宽容,少年时期的王先凯便失去了母亲的呵护,此后又被过继给小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小叔也并不富裕,但他对王先凯十分关照。两人在这段艰苦的时光里,相互扶持,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共同劳作,日子虽难,却也孕育出了一份温馨。

但岁月无情,命运的捉弄又再一次降临,在2008年,小叔也永远地离开了王先凯。

因为思念,王先凯将小叔的相片随身携带。每当怀念过去那段温馨的时光,王先凯便会默默地抚摸那张照片,感受熟悉的面孔下逝去的温情,仿佛在与小叔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说:“孝心是做人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从小到大坎坷的遭遇让王先凯失去了对世俗过多的牵挂,但让他下定决心选择皈依佛门却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王先凯带着一颗迷茫而寻求安宁的心,踏进了寺庙的大门。正当他恭敬地向佛像行礼时,一股独特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他感觉身心舒畅,仿佛置身于一片净土之中,洗涤了他内心的尘埃和疲惫。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指引,在25岁那年,他皈依了佛门,踏上了他的修行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皈依佛门后,王先凯仿佛找到了心中感到最安稳的地方。他深感佛法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了修行带来的内心平静与安宁。

他觉得自己的烦恼明显减少了,一些曾经困扰他的事情也慢慢看明白了、看开了。他不再为过去的伤痛而纠结,也不再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担忧。他学会了放下执念,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对于婚姻大事,他也十分豁达,他说:“有缘就随缘,没缘不强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先凯看来,婚姻并非人生的全部,他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是孤独还是相伴,都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他愿意顺其自然,让一切随缘而定。

这种“不强求”的态度,也许是王先凯踏入人生新阶段的领悟,也许也是对佛门教义的潜心实践。

但守护药公庙的生活并非想象的那么轻松。虽然寺庙位于山顶,早晨能观赏到壮丽的云海,让人宛如置身仙境,晚上能欣赏到静谧的夜景,灯火阑珊,透出几分神秘与宁静,确实让人觉得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漫长的时光流逝,若是修行之心无法坚定,只会便感到无尽的孤单与寂寞。漫漫长夜,一个人守着一座深山庙宇,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伴随着。

若没有不移的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支撑,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王先凯做到了。这十年来,他用一双明亮的双眼记录着药公庙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让人不得不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当人们好奇地询问王先凯,为何会选择这样一种清苦的生活时,王先凯总是以一种平淡的微笑回应:“这是我的修行之路,也是我对生活的选择。虽然生活清苦些,但这里有我追求的宁静和信仰。”

就这样,在时间无声的流逝中,王先凯在药公庙度过了十年的时光。他的故事传遍了周围的山村,他的坚守也成为后山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们都对他的人生经历感慨万分,更为他的坚持而赞叹。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王先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