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织席贩履,关羽推车行商,张飞卖酒屠猪,这三人结拜之后,迅速拉起了一支由三百乡中勇士组成的队伍。

刘备就是凭着两个打手关羽张飞和那三百小弟起家,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连曹操也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奇怪:东汉末年,“汉室宗亲”的含金量已经大为降低,像刘备那样姓刘的“白身(没有官爵)”数以万计,为什么他就能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笔者很久,直到近日看了南京江宁区和江苏连云港的“鬼秤”事件,才终于恍然大悟:当年涿县肯定也有宋江和朱仝、雷横!

一开始有人说连云港属于福建而不属于江苏,笔者差点相信了,后来又有人说南京也不是江苏的,笔者就万万不肯相信了:连云港是江苏省的地级市,跟山东山西接壤,所以江苏可以“不要”,但南京是江苏省会,怎么也不能“不要”吧?

连云港在东汉属于徐州刺史部东海郡,南京古代又叫金陵和石头城,吴大帝孙权建都于此,其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也以此为都,“南京”之名可能是从明朝开始的——朱棣靖难成功,以应天府为南京,以燕京为北京,两京各有三省六部两院,南京一般由太子坐镇,北京皇帝直管,等于天子守国门,太子作备份。

南京在三国时期是孙权的地盘,连云港所在的东海郡也出了王朗、糜竺等很多名人。

笔者没去过连云港,不知道那里有没有糜竺的故居,但是糜家是东海头等财阀,却是有史料记载的:“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也。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资产巨亿。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糜竺很会做生意,也养了很多打手,他本人武功也不错,陈寿说糜家从糜竺到孙子糜照,骑马射箭都很厉害。

糜竺很善于投资,如果糜夫人生了儿子并活了下来,刘禅根本就没机会接班——糜竺的妹妹属于正室夫人,生的儿子叫嫡子;甘夫人是刘备喜爱小沛纳的妾室,她生的刘禅属于庶子。

且不管糜竺为什么在刘备身上大力投资,咱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刘备、关羽、张飞在涿县有多大势力:“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关羽与张飞为之御侮。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刘备跟别人会面,关羽张飞“侍立终日”,刘备与人打架,关羽张飞“不避艰险”,这场面,我们在“古惑仔”电影里肯定经常看到。

说来说去,刘备、关羽、张飞都是生意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涿县一霸,苏双张世平也得“上供”,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三兄弟”能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虽然是“织席贩履”之徒,但是他“上面有人”:九江太守卢植是他老师,白马将军公孙瓒是他同学,所以“小本生意人”刘备也有经济实力“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东汉末年,不但豪杰并起,地方豪强也很嚣张,就连刘表去当荆州刺史(后为荆州牧),也不得不借用蔡家和蒯家的门阀力量,不把这两家的关系搞好了,就对付不了其他豪强。

刘备在涿郡不算正规豪强门阀,但是他身后肯定有豪强门阀撑腰,所以刘关张三兄弟,在涿县可以横着走,苏双张世平的“赞助”,其实就是“保护费”。

汉朝也是有法律的,刘备和关羽张飞这三个“生意人”横行涿县,为什么县令、县丞、县尉和亭长、皂吏都视而不见?

我们知道涿县走出了刘关张三兄弟,涿县的官吏叫什么,史书没写,可能当时该县的老百姓也不知道,因为那些官吏拿了朝廷俸禄和刘备的钱之后,就什么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在宋朝的郓城县也能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溪村的晁盖劫取十万贯生辰纲,不管是抢劫还是盗窃,在当时都算惊天大案,但是很不幸,杨志属于郓城县之外的人,他能在失落生辰纲后没有被村长晁盖暴打、没有被押司宋江训斥、没有被都头朱仝抓起来,而是逃出了郓城县,已经是不幸者的万幸了——如果当时有卷帘门,杨志根本就跑不掉。

晁盖“独霸在那村坊,江湖都闻他名字。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则属于什么性质,读者诸君自然都会给出准确的定义。

晁盖之所以如此横行无忌,也是因为他在郓城县衙有押司宋江兜底,跟马兵都头朱仝、步兵都头雷横也是交情深厚,雷横下乡巡逻,就像回家一样到晁盖庄上“讨些点心吃”,晁盖一句话,雷横就放了刚抓到的“犯罪嫌疑人”赤发鬼刘唐:“若早知是保正的令甥,定不拿他。快解了绑缚的索子,放还保正。”

在雷横眼里,刘唐是否形迹可疑不重要,只要是晁盖的亲戚,就必须保护,这是给晁盖的面子,也是给银子的面子——放了刘唐拿到了晁盖“硬给”的十两银子,大家哈哈一笑,心照不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没有宋江、朱仝、雷横的“关照”,村长晁盖不知道要被抓起来多少回了。郓城县这三个文武吏员,保护晁盖可谓争先恐后:宋江骑着快马报信,捉拿晁盖的时候,“朱仝有心要放晁盖,故意赚雷横去打前门。这雷横亦有心要救晁盖,以此争先要来打后门,却被朱仝说开了,只得去打他前门。故意这等大惊小怪,声东击西,要催逼晁盖走了。”

这些人为什么要保护并放走晁盖?恐怕不是仅仅为了“义气”:晁盖被抓,三人失去一条财路事小,如果晁盖被抓后招出不该招的话,那可就要拔出萝卜带出泥,滚汤泼老鼠,谁也跑不掉了。

宋江和朱仝雷横放走晁盖还有些遮遮掩掩,朱仝放走杀害阎婆惜的宋江后所做的事情,大家看着一定很眼熟:“县里有那一等和宋江好的相交之人,都替宋江去张三处说开。那张三也耐不过众人面皮,因此也只得罢了。朱仝自凑些钱物把与阎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状。这婆子也得了些钱物,没奈何只得依允了。朱仝又将若干银两,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书不要驳将下来。”

阎婆惜的孤身老母当然斗不过押司和都头,再加上押司都头身后还有个县令撑腰,那些人官吏相护,老百姓又能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松到了郓城县也得跪,只有刘备关羽张飞晁盖那样的人才能混得风生水起。当年曹操的儿子笑纳了袁绍的儿媳妇,孔融那句“玩笑话”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读者诸君肯定知道孔融说了啥,但笔者不能说,因为我是文史作者,不涉及社会话题,所以咱们还得把话拉回到刘关张兄弟三人身上。

刘备当年在涿郡涿县俨然“地下皇帝”,县令、县尉、都头(当时可能还没有都头)对刘备的所作所为都“视而不见”,肯定有不可说的原因,于是留给读者诸君的问题也就出来了:如果刘备关羽张飞到了宋朝,而且恰好在郓城县发展,宋江朱仝雷横会不会跟他们义结金兰?如果刘备关羽张飞晚生一千八百年,在金陵城和东海郡做生意,是不是也能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