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山林,宛如一幅丰收的画卷。此时,正是各类坚果争相斗艳的时刻:板栗、锥栗,还有那青冈子,对于久居山中的居民而言,它们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板栗和锥栗,炒制一番后端上餐桌,香脆可口,市场上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而提及青冈子,或许现在许多人都已对它感到陌生。其实,青冈子便是橡子,它形状独特,犹如一个陀螺,曾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它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冈子的实用价值逐渐被世人遗忘,如今已是鲜有人问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年代,青冈子陪伴着无数孩子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它那陀螺般的造型,只需一根小棍子便能旋转出无尽的欢乐。如今,这个曾经的小玩意儿似乎已被遗忘在角落,但在遥远的古代,它却是救命的粮食。

正如《韩非子》中所述:“秦大饥……橡果,足以活民,请发之。”在那些饥寒交迫的岁月里,山里的野生橡果成为了人们的希望。每当深秋来临,青冈子纷纷坠落,山民们怀着感激之情将其捡回,加工成美味的橡子面、橡子粉和橡子豆腐,温暖了无数个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描述了青冈子这一独特食材的加工过程及其在冬季粮食中的重要地位。由于青冈子富含单宁,使得其口感带有明显的涩味,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发便秘。在过去,当人们出现腹泻症状时,常会食用青冈子粉以达到止泻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未经处理的生青冈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为了确保食用的安全性,人们会通过反复的晾晒、清洗和蒸煮等工艺步骤,有效去除其中的大部分单宁成分,从而降低涩味,提升口感,使其成为更加健康、可口的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青冈子曾被广泛利用。在粮食短缺的时期,人们会食用它;而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则会将其粉碎后喂养猪群。由于青冈子富含淀粉,猪吃了后会迅速长膘,但过量喂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此外,青冈子的淀粉还非常适合用于酿酒和制作酱油。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用它来替代粮食酿造酒精饮料,不过现在是否还有人这样做就不得而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冈子在我国山区广泛分布,覆盖大部分地域,且多为野生状态,产量颇丰。过去,由于生存所需,许多人不得不进入山区捡拾青冈子,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青冈树生长高大,人们需待其成熟并自然脱落后方可捡取,一颗颗收集至背篓内,再背负下山,整个过程颇为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生活条件远不如今日,山间杂树丛生,攀登之路崎岖难行。上山不易,下山更是艰难,鲜有人愿意承受这份辛劳去拾取青冈子。更何况,青冈子本身并不易消化,偶尔品尝尚可,并非不可或缺之物。

因此,它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如同深闺中的佳人,无人赏识,无人问津。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是否还记得童年时上山捡青冈子的经历?是否品尝过用青冈子制成的粉和面?期待你们的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