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吹我回家,老父亲怕我已不识归途。”

近日,小王(化名)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晒出了一张父亲手绘的地图。

手绘图画出了每一条路的名称,上方标明了公交车站、车次线路,下方甚至还标注了家门的密码。

小王的朋友圈截图 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王的朋友圈截图 受访者提供
手绘地图 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绘地图 受访者提供

“我41岁了,在我爸眼里我还是孩子。”小王说。

前几日,小王准备回宁波余姚四明山老家办点事情。

“两三年没回去,本来准备导航回去的。临出门前,爸爸给我塞了手绘地图。”小王告诉记者,她和父亲目前都住在杭州,父亲觉得老家这几年发展得很快:“环境变了,公交站改了,线路也多了,还有专门大巴,担心我一个人回去可能会迷路,就搞了这么一个图。”

一开始,小王并没在意,“我觉得有导航就行”。

她说又不是没回过老家,只不过这几年比较忙没来得及回去,何况现在网络很发达,老爸有点多虑了。

没想到,这张手绘地图,最后真的派上了用场。

“我到余姚时,已经是晚上了。”小王说,原本的公交站改变了地点,天很黑,靠着爸爸手绘的地图,她找到了专线大巴上客点。

老王 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王 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提供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小王的老父亲做暖心的小事。

老王以前的工作经常需要画图,工作很忙。“快退休时,我送了他一台相机,他就爱上了摄影。”

退休后,老王拿着摄影机去全国各地拍鸟。

这几年,为了照顾小王的孩子也就是老王的外孙,他经常在杭州和四明山老家间来来回回。

“我儿子今年14岁,几乎都是老王带大的。”小王告诉记者,有一次临时加班,没人照顾孩子,她只能打电话求助父亲老王:“老王本来已经坐车回老家了,中途下车又回了杭州的家。”小王说,父亲和母亲都是为孩子付出很多的人,习惯了以孩子为先。

“我和妹妹都是在爱中长大的。日常有一些好吃的好喝的,父母都给我们留着。虽然后面各自成家了,但是父母亲依旧持续在付出,毫无怨言。”

如今,老王74岁了。“我有时候会劝他们多出去走走,给他们买机票,让他们多出去看看世界。为儿孙付出了那么多,也应该为自己活一回。”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