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齐萌 张智 深圳报道

5月17日上午,由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联合举办的2024年“就业助残”现场招聘会在罗湖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7楼顺利举办。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深圳市总工会权女部二级调研员赵维韧,深圳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副处长赵英爽,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五级职员张普巍出席活动,深圳市残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董秀在招聘会致辞中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更是实现和保障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改善生活状况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董秀呼吁更多用人单位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创造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希望残疾人求职者抓住机遇、积极应聘,实现就业梦想,倡导全社会行动起来,努力为深圳建设“弱有众扶”的民生幸福标杆奉献一份爱心。

开启线上+线下招聘模式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举行,现场百家有残疾人用工需求的优质企业参会,特设国企、百强上市、高新技术&专精特新、酒店&餐饮&零售、现代服务业五大招聘专区,涵盖IT互联网、信息通信、物流餐饮、消费零售、咨询管理等多个行业领域。特别动员了宜家家居、山姆会员商店、雄韬电源、伟创力集团、德邦物流、远东妇产医院、华侨城投资等知名企业,提供了财务成本分析管理、Java开发工程师、平面设计、外事商务专员、文职、网络咨询师、珐琅调色师等超1500个就业岗位,尽最大可能为残疾人提供不同年龄段、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学历、不同区域的就业需求。现场互动热烈,共吸引了超600名残疾人前来应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8人次。

在招聘会现场,开设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税费优惠政策咨询、深圳人社生态平台、职工互助保障计划、残疾人法律咨询、职业测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宣传服务台,满足残疾人求职者就业创业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同步开启直播带岗,配备专业手语老师同步翻译。东莞领益精、联谛信息无障碍、联发谷德等5家优质企业HR化身主播,围绕企业情况、岗位需求、招聘要求及薪资福利等内容进行讲解,求职者在观看的同时可以线上互动和投递简历。为助力乡村振兴,前期主办方还特别向广西南宁、桂林、百色、河池和广东河源、汕尾等6个深圳对口帮扶地区同步推送宣传,拓宽当地残疾人求职渠道,在近80分钟的直播期间,热度高达1943点,参与互动评论47次。

当日,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第十届深圳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和“2024年深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启动仪式。当天下午,主办方还组织了11名残疾人求职者以职业演习的形式前往星巴克益田村店(深圳首家手语门店)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交流,通过咖啡品尝、为顾客点单和咖啡制作、天使伙伴工作体验分享等环节,开启职业生涯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招聘会除现场活动外,还依托深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同步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上网络招聘会”(5月1日至5月31日),为不能前往活动现场的用人单位和残疾人朋友提供线上招聘及求职服务。

2023年深圳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录入率为99.95%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稳定就业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愿望。

据悉,2022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办法》,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职业培训等方面出台了20项优惠措施。“补贴力度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其中对优秀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可给予最高20万元的配套资助经费,同时我们创新性地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平台管理费补贴和盲人医疗按摩补贴,最大限度促进残疾人就业。”深圳市残联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深圳市残联围绕“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自主创业)、农村种养加、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等七种就业形式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同时支持龙华、宝安等区建设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开展形式各样的特色职业培训,进一步帮扶支持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共有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四家(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深圳市民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深圳市科潮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宝安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美丽工坊”一家(深圳市大爱艺术品有限公司),国家级非遗文创基地两家(深圳市大爱艺术品有限公司、深圳市芳兰博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示范基地一家(深圳市宝安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一家(深圳市兆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龙华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IC爱创空间)已成功申报为全国首家残疾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深圳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19156人,已登记就业残疾人12298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录入率为99.95%,整体就业率约64.23%,排名全省第一。其中,按比例就业9460人、集中就业151人、个体就业(含创业)743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21人、灵活性就业1257人、辅助性就业419人、农村种养加就业47人。“十四五”以来,深圳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3715人,位居全省前列。深圳市应届高校残疾毕业生实现建档立卡、落实就业两个100%。”深圳市残联方面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