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只争朝夕守初心 不负韶华勇担当

——广西科技大学派驻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第一书记梁世兴

2023年4月,梁世兴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初到泗顶村,村民们有质疑的声音,也有期望的目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来,回报群众的期许,打消他们的顾虑和质疑。他也鼓励队员们,只要大家一心为民、细致工作,一定会得到村民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遍访脱贫户。罗水兰摄

组织的重托是光荣的,绝不能懈怠

作为第一书记,在与村干部朝夕相处中,他感受较深的是村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论学习有所欠缺,“头雁”作用发挥不明显。起初,他下决心从学习抓起,组织村里党员开展理论学习,但效果不够明显。时间长了,参加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梁世兴转变思路,一改过去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开设趣味大课堂,在理论学习中穿插自编政策顺口溜,讲法律法规知识小故事,请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兵和老党员讲述自己的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就这样,村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了,村干部普通话说得越来越溜了。同时,他也意识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性,于是开展戏曲进乡村、敬老爱老重阳节等活动,组织歌舞比赛、绣球操比赛等群众性活动,他还利用学校帮扶资金,完善村党群服务中心基础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改善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干好驻村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世兴与韦立新商讨鸡销售情况。罗水兰摄

群众的期盼是朴实的,绝不能辜负

今年1月,泗顶村拉穷屯脱贫户韦大哥找到梁世兴说:“今年市场行情很不好,家里养的1000只鸡卖不出去,能否帮我打开销路。”韦大哥家里情况特殊,是2017年脱贫户,妻子残疾且患有长期慢性病,家中2个小孩读书,开销大。梁世兴得知这一情况,立即与学校后勤处对接,了解学校农产品销售流程后,在教职工群发出爱心帮购倡议,老师们积极响应,韦大哥养的鸡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村里想着号召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推动村民把闲置土地流转,刚开始村民都不大愿意配合,担心出租后土地地界分不清,难以收回。梁世兴与村干部一道逐户家访、宣讲政策,最终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去年5月,村民韦树良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在屯里流转闲置的土地种植紫苏100多亩,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美好的青春是可贵的,绝不能虚度

群众的大小事,梁世兴始终记挂在心上。去年,3个屯的村民都反映加油站旁边道路坑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便积极向上争取基础设施项目资金120万元,修复道路1.2公里,安装照明路灯80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走访了解到村民希望绿化村里泗顶河边,他马上联系学校校友会,得到校友支持,捐赠一批价值6万元的景观苗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了解到泗顶中心小学课桌椅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他积极寻找资源,协调校友企业为泗顶中心小学捐赠价值15万多元800套课桌椅和60套铺架床,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一年来,梁世兴把驻村工作当作锤炼党性、提升能力的“磨刀石”,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他都坚持吃住在村、履职在村,驻村工作赢得了组织的认可、群众的点赞。2023年泗顶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8929.38元,较2022年增长11.73%;村集体经济增收34.04万元,较2022年增长85.3%。泗顶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五面红旗村、五星级党组织、舞蹈音乐村。(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