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栏语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是人民法院践行能动司法、参与社会治理的应尽之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解纷工作的新需求,切实提升诉前调解工作质效,以能动司法服务诉源治理大格局,仙游法院开设了【调解十招】专栏,集中介绍仙游法院在调解方面的实招、妙招。本期,我们来了解“调解第六招”:“法官e点通”解纷小驿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层法院处在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线,承载着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与资源优势,以能动司法促推基层矛盾实质化解,成为摆在基层法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梅芳法官一早便接到了挂钩村史书记

打来的电话。

道路通行、通风采光、宅基地占有是最为常见的相邻纠纷表现形式,此类纠纷往往时间跨度较长、起因复杂、矛盾尖锐,仅仅依靠乡镇自身力量协调处理难度很大。

仙游法院尝试将审判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融合,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依托《仙游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诉非联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在辖区内设置“法官e点通”解纷小驿站,推行“一村(居)一法官”联系机制,将法官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制成二维码在各个村(居)公告栏公示,当事人、村居干部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提出解纷申请,各挂钩法官根据纠纷成因和各方诉求介入调解。吴梅芳便是“法官e点通”解纷小驿站中的一名挂钩法官。

老张和小张毗邻而居。老张房屋在前,小张房屋在后,在翻建房屋时,老张家门口留有空地,并将其硬化成大埕,且在空地东侧原来通往小张房屋的田埂路上用砖砌成矮墙。小张认为老张砌墙的行为侵犯了其通行权,双方时常因此发生争吵,村干部多次上门调解未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解纠纷不能满足于堂上办案,还必须靠前一步,多走多看多听。吴梅芳依托“法官e点通”解纷小驿站,利用挂钩法官与村居密切联系的特点,数次前往挂钩村居,与村镇干部共同商讨化解方案、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对老张、小张进行“面对面”释法说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张和小张在多方人员的劝说下终于各自作出了退让。小张同意将矮墙拆除与小张家的大埕平齐即可,老张也马上按约定进行拆除。老张还额外安装排水管、引流排污口,让两户人家门口的排污更加通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仙游法院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诉源治理工作,打造以“法官e点通”解纷小驿站为点、挂钩法官为线、巡回法庭为面的群众“家门口”矛盾纠纷化解网络,让智慧法院跟随着挂钩法官的脚步,进驻村居、走进田间。

同时,仙游法院努力提升司法服务的靶向性和实效性,在培育村居“法律明白人”方面持续用力,挂钩法官化身法治宣传员、法律咨询员,为辖区内村居量身定制普法“清单”,将“无讼”“无执”理念写进更多村规民约,成为促进社会治理、实现邻里和谐的司法“新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编辑 / 郑静沂

本文由仙游法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我们 | 不仅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