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本山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走了钱还没花完。钱没花完不重要,比“最”更痛苦的是,人走了,钱闹得再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商界杂志(ID:shangjiezz)报道

作者丨孙 锋

封面图片丨全景网

老人思考了几分钟,毫不犹豫地在遗嘱上签了字,死后要把自己上海的3套房子,捐给附近的宠物医院,希望宠物医院能在自己百年之后照顾好自己的猫猫狗狗,以及它们的后代。

20多岁的B站UP主,刷到同行猝死的新闻后,也“不能等了,说干就干”订下遗嘱,要将自己百万粉丝的账号留给好友运营,并将自己名下价值300万元的虚拟资产继承给父母。

80岁的老汉把财产继承给了女保姆、46岁的妈妈把财产只留给儿子、父亲离世后女生立遗嘱将财产给妹妹、母亲让女儿婚前写遗嘱防女婿……鲁迅曾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那应该是他忽略了人类在面对死亡和遗产处理这些事情上:悲喜在这里统一白纸黑字地写在了478 850人次的311 868份遗嘱上。

——这是成立11年来,“中华遗嘱库”里的遗嘱咨询和登记保管数量,这个数量还在以每年10多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着。

346 065场纠纷的背后

王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一直忙于工作,也没有成家。王娟的父亲在她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了她、妹妹和妈妈。

2016年,王娟在市郊买了两套房,一套房登记在自己名下,由于受到限购政策的影响,王娟把另一套房登记在母亲的名下。因为是自己的母亲,所以王娟也没有和母亲签订代持协议。

2020年,王娟的母亲因病去世。王娟跟妹妹说:“这房子虽然挂在母亲名下,但当年是我出钱购买的。现在妈妈去世了,我们去把房子过户回我的名下吧。”

妹妹答应得很爽快,但妹夫却不同意,“姐,现在这房子涨到600万了,你也攒了不少,分我们200万,我们就配合你去办过户了。”

王娟觉得房子本来就是她的,妹夫的做法非常不耿直。她去咨询律师,得到的答复却是:她要分300万元给妹妹。

因为在法律上这套房产属于母亲。所以在母亲去世后,按照法定继承,这套房子由王娟和妹妹平均继承。

根据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2020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为119 333件;2021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为127 128件;2022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为99 604件。继承纠纷案件数量一直高位运行。

而据北京一中院2022年6月通报的数据,自《民法典》实施以来,该院审结家事案件1 022件,其中继承纠纷占比29%,分家析产、赡养、被继承人债务清偿、执行异议之诉等其他类纠纷占比25%。可见,继承纠纷已经成为家事案件的主流类型。

更让人唏嘘的事实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预测到2025年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到2033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四分之一,我国将逐步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老病死,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今天,绝大部分的“无产”者已经成了“有产”者。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房产、股票、合同、现金、宠物、QQ账号等,如何在身后获得妥善地处理,是一项由少数人到多数人都要思考的问题了。

也正因为订遗嘱像你不常登录却异常重要的网站密码一样,成了许多家庭甚至企业矛盾和衰败的导火索。郑永刚没有及时立遗嘱,杉杉集团上演了一幕后妻和嫡子争468亿元“江山”的大戏;山西前首富李海仓被枪杀,儿子李兆会被强行推向前台,没用10年就把偌大的海鑫集团搞到破产。普通人因为更不重视遗嘱,遗产争夺的“狗血”新闻就更多了。

一个人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他的名字来得比生命晚,但活得却比生命要长得长。有形和无形的财产是每个人名字的烙印,订遗嘱,以及怎么订遗嘱,会是超过四分之一的国人需要面对的事情。

遗嘱生意经

李女士和魏先生结婚多年,她自认他们感情一直很好。直到一天她看到魏先生牵着一年轻女子的手逛街。

于是,李女士便要求魏先生当面写下了一份《夫妻财产协议》,协议内容是:今后一旦对李女士不忠,愿意净身出户。

没想到几个月后,李女士发现魏先生还是有出轨的行为。

李女士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向法院起诉离婚,她向法官出示了魏先生亲笔书写的《夫妻财产协议》,要求所有财产归自己所有。

经过法院审理后,一审判决《夫妻财产协议》有效,魏先生净身出户。魏先生不服提出上诉,结果二审法院却判《夫妻财产协议》无效,撤销了一审判决。二审法院判决协议无效的依据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有真实的意思表示。

在民事纠纷中,最难认定的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许多民事行为很容易被认定无效,导致判决结果与当事人的想法不一样。

像雍正一样,偷偷选出皇位继承人,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后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遗嘱必须在第三方具有公信力的公证之下订立,才能排除“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疑问,获得法律效力。

也因如此,遗嘱的订立开始从私人、私密,转到专业、科学的轨道上来了。同时也因如此,形成了围绕遗嘱咨询、订立、保管、调解、执行、信托等一系列的商业。

2013年,我国开始启动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从中华遗嘱库统计的各项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人们对遗嘱意识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3年,人们认为遗嘱“一定要有”的比例为12.4%,到了2019年上涨至“46.87%”,到了2020至2022年疫情大流行期间,人们对遗嘱更加重视。经调查统计,有超过50%的市民认为“要提前立好遗嘱”,而在疫情结束以后,根据最新调查统计,有90%以上的受访市民认为订立遗嘱很重要,尤其在北上广发达地区,人们对遗嘱的观念更加开放和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提供遗嘱服务的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法律职业相关的机构,公证处、律所、信托公司等;第二类是与公证处合作的第三方互联网公司,如腾讯安全、上海律桐智能等;第三类是以遗嘱登记和咨询为主要业务的营利和非营利组织,如中华遗嘱库、百世传承等。

而以遗嘱登记或咨询服务为主要业务的营利或非营利性组织,主要是自书遗嘱或者是代书遗嘱,另外加上证人的形式。这些公司对遗嘱进行保管,当事人可以设置遗嘱查询和提取条件,可以委托遗嘱宣读、调解等后续服务。律师事务所和家族信托公司主要是以家族信托业务为主,主要为高净值人群提供财富传承。与公证处合作、具有法律效力、拥有遗嘱服务的互联网类公司除了提供一般的遗嘱服务外,一般还能对虚拟财产进行遗嘱继承服务。

遗嘱订立的专业和科学从中华遗嘱库的这些过程中可以窥见一斑:

除有咨询台外,中华遗嘱库还设有遗嘱登记室、精神评估室、律师公证室。服务财产类型含各类房产、金融资产(证券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保险合同等)、公司或集体类股权资产、权益类资产(著作权、专利权等)、争议类权益财产(债券等)等。

作为公益性组织,中华遗嘱库主要提供非营利性遗嘱服务。具体来讲,公益服务对象需年满60周岁,大产权房一套在140平方米以内,银行卡/存折2张以内。财产须在自己(服务对象)或其他共有权人名下。

此外,服务对象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口齿清晰,非文盲。需特别指出的是,该登记中心的宣传单上提到,公益服务价值为9 820元。

其中,遗嘱咨询、起草、登记、保管价值分别为2 000元、3 000元、2 000元、2 000元。因为过于火爆,符合条件的立遗嘱人现在申请,需排队等到7月份左右才能办理。

至于并不符合公益条件的立遗嘱人,需根据其持有的标的物等情况,判定所支付的费用。

在许多营利性服务机构中,遗嘱服务收费大致分为两档:一是仅有律师见证,费用达2万余元;二是律师见证+司法鉴定,收费超4万元。

“具体选择哪类,要看个人的情况,如果日后家庭纠纷很大,需要加上司法鉴定。因为两者(律师见证、司法鉴定)证据证明力是有区别的。”

400亿、4 000亿以及更多

据统计,2021—2023年在中华遗嘱库生效的遗嘱共计8 721份。在2021—2023年生效的遗嘱中,涉及不动产的占比99.71%。另据统计,该部分遗嘱所涉及的财产,价值500万元以下的占比37.7%,价值500万元以上的占比62.3%。

我们仅仅按照500万元的中间值粗估,2021—2023年生效的8 721份遗嘱,价值共约400亿元。而据中华遗嘱库数据推算,近三年立遗嘱人户均资产量数据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由2021年的626.5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744.1万元,增长幅度达到18.8%。2023年订立遗嘱达到最高峰,订立遗嘱的人数突破6万。

按户均744.1万元计算,2023年新立遗嘱的价值约为4 464.4亿元。

从2017到2023年,虽然中青年(30-59岁)立遗嘱的总体人数不多,但其在每年立遗嘱人数中的占比在上升。尤其是2023年,相较于2022年,中青年立遗嘱人数呈现翻倍增长趋势,说明立遗嘱正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关注。

2023年初,拥有百万粉丝的“90后”“B站UP主”来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计划待自己离世后将百万粉丝账号留给好友运营,并将自己名下价值300万元的虚拟资产继承给父母。

中青年人的遗嘱中,处理的不动产类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2023年的数据显示,遗嘱中处理的不动产,除了常见的商品住宅用房以外,还出现有别墅、公寓、小产权房、办公楼、商铺、厂房、车位等类型的不动产。在不动产的数量上,比较多的是2处到3处不动产。经分析数据发现,大部分人拥有房产和车位。该数据说明,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群普遍属于“有车、有房一族”。值得关注的是,有5%左右的遗嘱人名下没有不动产。该现象说明,部分中青年人逐渐意识到订立遗嘱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像不动产这种重大的资产,也提前做好了安排。

在财产登记类型中,公司股权、理财合同、保险单与其他财产类型出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老年群体数据的平均水平。中青年所立遗嘱中,除公司股权、理财合同、保险单等财产外,收藏品,个人物品,保管箱、合同权益、微信账号、QQ、支付宝、游戏账号等多样化和虚拟财产数量明显增加,也说明我国居民的财产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赵本山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走了钱还没花完。钱没花完不重要,比“最”更痛苦的是,人走了,钱闹得再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希望这个会让更多人痛苦的事情,最终有更合理的解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商界杂志(ID:shangjiezz)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