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身房最终的归宿都是跑路?线下健身房这门生意现在变得越来越难,断崖式跑路不断发生。

今年5月,高端连锁精品健身房代表SPACE跑路了。它的突然倒闭,让很多用户都觉得措手不及。

4月30日晚,高端精品健身房品牌SPACE健身向会员及物业方发布《告知书》,宣布旗下北京上海所有门店将在5月1日起停止运营,公司将依法进入清算状态。钛媒体APP登陆SPACE微信小程序约课,目前均已显示“课程尚未开放,敬请期待”。

而就在其宣布闭店5天前,SPACE还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消息称,热招课程规划师、团课教练、高级零售专员和企业健康业务拓展经理。

SPACE的倒闭,一度让诸多健身爱好者担忧,同样作为精品健身房的pure和超级猩猩的状况。这两年间,已“跑路”的有舒适堡、一兆韦德,断崖式闭店的威尔士、暴雷的梵音瑜伽……

国内线下健身行业如今的状态,不禁让人想要倒吸一口寒气。它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特种兵式关店的SPACE

据了解,2016年,SPACE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主要布局在上海兴业太古汇、新天地、港汇和嘉里中心,以及北京国贸、三里屯等高端商圈。高峰时期门店数超过10家,截止闭店前,在大陆运营着7家场馆,闭店预计涉及需要维权的会员数万人。

SPACE关门,一方面源于消费降级浪潮之下,实体店整体低迷,中产逐渐降低消费。此外,SPACE的管理层不善经营也是一大主因。

在《告知书》里,SPACE提到自新冠疫情以来,其已竭尽一切可能进行恢复,在过去的数月里,为了使业务恢复并克服种种挑战,其制定并实施了多个解决方案,但尽管采取多种手段依然难以为继,极其无奈之下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主打高端路线的SPACE曾经以优良的设施条件吸引了众多中产用户。大面积空间、灯光、干净毛巾、lululemon瑜伽垫、高品质健身器材、提供洗浴、精心设计过的气味……与传统健身房不同的是,SPACE还主打创意性地将音乐卖点与运动结合在一起,门店只开在一线城市核心地带。SPACE的课程一度难抢到堪比抢北京三甲医院的专家号。

SPACE创始人Matthew Allison(马修)曾任世界500强前唱片公司EMI的音乐亚太区总裁,索尼音乐大中华区副总裁,索尼台湾和内地子公司的创始人,沃顿商学院MBA,注册瑜伽师。这些光鲜的履历似乎很难让人们将其品牌跑路联想起来。

但事实就是事实,SPACE跑路属于不太体面的“特种兵式”直接跑路,临跑前还搞了最后一波促销。

从SPACE的发展历程看,可以说是典型的高开低走。

2016年起,SPACE开始在北京开店扩张。2018年,阿里为其投资了1亿元人民币。2019年,SPACE在全国拓店。2021年,SPACE并购了AI居家健身系统Myshape AI+硬件,2022年开始,SPACE研发线上课程和硬件研发。2022年开始,SPACE依次关闭了上海港汇恒隆店、杭州湖滨银泰店、上海新天地门店。2023年8月,SPACE关闭了硬件项目。

SPACE的课程主要是售卖课包和月卡。2024年3月对SPACE来说,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SPACE开始频繁搞此前只有618、双11才有的年卡促销优惠。

令人唏嘘的是,SPACE早期还曾获吴彦祖投资。但无论是选址、面积、各种设施还是教练研发课程与课时费,SPACE虽然给中产用户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但坪效利用率不高,运营成本过高,盈利压力居高不下,现金流便面临巨大的考验。

有意思的是,SPACE的跑路似乎并没有引发过于剧烈的一众讨伐,甚至还有不少学员期待重新开课。这说明,SPACE课程本身的质量是存在用户认可度的,但它确实没能解决当下的经营问题。

线下健身房的盈利增量在哪?

SPACE跑路只是线下健身房业态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9年5月,国内最早的连锁健身品牌之一“浩沙健身”就已跑路,全国150多家门店关门。2021年,健身品牌金吉鸟健身陷入跑路关店潮。2023年夏天,拥有上百家门店的知名连锁健身房一兆韦德传出关闭的消息。2024年4月,Keep线下健身运动空间Keepland宣布暂停广州9家合作门店的运营。

传统大型健身房渐显颓势,当行业中,一家健身房的寿命,可能比你办的年卡还要短暂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寻求破局点。现在,消费者敢选择一家年卡健身房已经变成一种勇气。

2014、2015年左右,以“互联网+健身”为基础的乐刻健身、超级猩猩等“小而美”的新兴健身品牌,开始攻占线下健身赛道,不同于传统健身房的重资产和预付费,按次付费、按月付费,或是24小时营业是他们的标配,一度被视为是线下健身房的最优解。现金流收紧,健身用户趋向低价,按次付费和按月付费也成为最性价比的选择。

资本也一度热衷过健身房业态。超级猩猩E轮后估值近10亿美元,乐刻运动获得高瓴资本、IDG资本、华兴资本、腾讯等机构投资。

乐刻跑的并不慢。2023年夏天,乐刻提出未来5年内进入100个城市,开到10000家门店。2024年,乐刻进一步开放了针对中高端市场的乐刻私教馆“带店加盟”,和主攻下沉市场的闪电熊猫的加盟。乐刻方面此前告诉钛媒体APP,目前乐刻私教馆加盟不收加盟费,分成只是来自增量用户的钱。

乐刻联合创始人夏东曾对钛媒体APP表示,乐刻一直想做的是一个产业互联网公司。

乐刻的特殊性也在于,本质是一个互联网中台,乐刻APP能够沉淀流量,门店供应链能够复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控制成本。对乐刻来说,最核心的还是月付带来的复购。

夏东告诉钛媒体APP,乐刻产业中台不仅仅只包括数字化获客,数字化运营这样的数字化能力,还要有供应链能力,包括课程研发、教练调度、教练管理、教练招募、教练规则等。“规模增长的本质背后都是产品,都是商业模型,都是效率,都是组织能力。”

对乐刻来说,24小时健身房的乐刻运动之外,私教馆、瑜伽工作室等持续的孵化品牌矩阵是寻求盈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

超级猩猩的核心资产则是明星教练。明星教练作为品牌的KOL,是超级猩猩获客和留住用户的核心,按次收费的团课模式,是在用零售消费的方式做健身房。

超级猩猩现在80-100元左右的课程定价并不低,但在2021年前,超级猩猩一节团课其实在60元起步,2022年后,超级猩猩一节团课的单课人数也在明显增加。有一个对成本的把控细节是,在超级猩猩的任意一家门店里,从来都不会设置洗浴空间。

过去两年,超级猩猩新增门店寥寥无几。此前,超级猩猩在直营模式下拓店也不算很快。据了解,截止2024年1月,超级猩猩在全国9个城市有245家门店。2024年3月,超级猩猩发布了“联营模式”,合作方提供空间场地,超级猩猩提供自研团课课程及教练培训。根据超级猩猩小程序,“联营模式”目前落地福州、厦门等二线城市。

健身这个行业本身也存在进一步细分的市场。2020-2024年,团操课在健身行业年均增速67%,是健身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高于行业平均。而这也是为什么超级猩猩选择将各种运动项目的团课作为核心业务。

本质上,健身房是一个多边生意,在教练背后,还有用户,有门店、门店合伙人等等,怎么去平衡好多方利益,都至关重要。

国内健身市场,目前还处在早期阶段。健身市场目前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匹配,健身人群的需求旺盛,但优质供给不足。数据显示,美国健身渗透率达到20%。香港接近7~8%,而目前大陆平均都未超过3%。超级猩猩创始人跳跳两年前曾表示,如果满分是100分,现在整个健身行业可能平均只有40分。

与此同时,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近三年每年有10%~14%的商业健身房倒闭。精练GymSquare《中国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业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有20%的健身房倒闭。

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中,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开始选择逃离健身房,去户外运动。这对精品健身课程来说,也将是更大的挑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柳大方,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