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保障对于参保患者至关重要,

5月20日,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举办

2024年例行新闻发布会,

对于老百姓关心的医保问题

进行了集中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钱了?No,医保基金收支稳定!

我省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基金运行绩效稳步提升。2023年,我省医保基金总收入867.84亿元,总支出741.37亿元,当期结余126.47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余690.67亿元。医保基金收支总体平衡,职工医保基金运行绩效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前列,为全省3800多万参保人就医购药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金支出恢复性增长,基金使用范围稳步扩大。进一步强化国谈(竞价)药品落实机制,健全完善“双通道”管理办法,大大减轻了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职工个人账户支出范围扩大,可用于家庭成员共同使用,门诊医药费用纳入基金报销范围后,参保职工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门诊保障待遇。

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未出台,可举报!

国家医保局、省医保局出台的医保相关法规、政策里面没有对住院天数、单次治疗费用进行限制的规定。医保部门仅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管理。

2022年国家医保局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我省全面深入排查和清理对医疗机构的不合理限制,坚决落实医保部门不得干涉临床诊疗行为的要求。

医保部门坚决反对并欢迎群众向当地医保部门举少数医疗机构将医保支付标准的“均值”变“限额”、以“医保限额到了”的理由强行要求患者出院、转院或自费住院的行为。

集采5年有啥成效?质优价宜同时推动药品更迭!

2019年至今,已累计落地国家、省际、省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556个和医用耗材30类,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医保专项规划集采目标。

群众用上了质优价宜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产品的同时,还有力推动了老药和新药的替换,促进了新一代药品耗材可及性的提升。

例如,即将在我省落地执行的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前大多白内障患者手术选用价格较低的单焦点晶体,只能看清楚远处,解决“看得见”问题;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集采落地后,既能看清远处又能看清近处的双焦点晶体,以及远中近都能看清的三焦点晶体价格更加惠民,将给患者带来更多选择,促进进一步改善患者视觉质量,提升患者生活品质。

按病种付费影响技术创新?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可按实际发生的费用结算!

2019年起,我省在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下开展按病组(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并不限制医疗行为。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医疗技术创新。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技术创新节省的医疗费用,留存使用;在医疗技术创新中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可以申请特例单议,改为按项目付费,发生的费用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特别是对医疗机构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由于病例数量不足以形成病种(组),仍采取按项目付费,让医疗机构没有费用补偿之忧,以此激发医疗机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医技水平。

当然,DRG、DIP支付方式作为新生事物,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提高医保支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当年度的新生儿怎么参保?线上就能办结!

我省明确了可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新生儿参保。

新生儿出生后90天内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的,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医疗保险待遇,出生90天后参保的,从参保缴费起享受当年医疗保险待遇。新生儿父母可通过闽政通APP、福建医疗保障小程序线上提交申请,线上办结、不用跑腿。

2023年我省包含新生儿参保人在内的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待遇进一步提升,住院报销比例同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切实保障了新生儿的就医权利。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陈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