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9年,中越边境炮声隆隆,面对不断挑衅我国主权的越南,我军果断施以回应,打了狂妄自大的越南人一个措手不及。而在这背后是中国南部战区各支部队的紧密调动,让越南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此战仅仅打了一个月便取得了预定目标,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所有的工业设施以及军队,沉痛打击了越南人的嚣张气焰。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场短时间跨国作战背后,是一场紧张程度不输战场的军队调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南北夹击之势

越南一个东南亚小国,自然是不敢与中国对着干的,他的背后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昔日与中国人友好相处的苏联。进入六十年代,我国与苏联交恶,苏联甚至将军队开到了中苏边境上对我国领土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

在邻国与远亲之间,越南选择了远处的那个富亲戚。在苏联的支持下,这个刚刚从越南战争中赢得独立的国家马上把枪头转向了中国。要知道在越南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的抗争中,中国人民给了莫大的支持,越南如此实在是忘恩负义。

进入七十年代,越南在边境上频繁与我军发生冲突,边境时常爆发冲突,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在南海上,越南武装霸占中国岛礁,直到今日仍然有一些岛礁被越南强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军队)

而在其国内,越南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的排华活动,大量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被暴力驱赶,有些华侨世代积累的财产被当地人无情剥夺。

面对如此情况,党中央决定反击,从1978年12月开始,南部战区开始调兵遣将赶往中越边境,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然而那一时期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越南的威胁,北部的苏联虎视眈眈,这让南部军区的压力陡然上升。不得不对现有军队进行整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

二、重获新生

1978年11月28日,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广州军区调陆军第41军121师开拔至广西南宁一带,由此开始了对越南的调兵行动。

41军大家也许并不熟悉,他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辽沈战役中那场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便由似4纵队担任主力,纵队以3000多人的代价成功歼敌6600余人,挡住了国民党向锦州派去的11个师可谓战功赫赫。

对越自卫反击战分为东西两线,主要由由云南军区与广州军区负责,加之成都军区与武汉军区也调动了部队增援。1978年12月12日,广州军区派出三个军(第41军、第42军、第55军)以及所属的各类兵种向广西的中越边境运动,各部队进入战斗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而这调过去的29个师里面,只有8个师是甲种师,其余部队都为乙种师。41军除了121师是甲种师之外,122师与123师都是乙种师。顾名思义,乙种师的战斗能力以及人员编制都比甲种师差上不少。跨越边境与越南作战的话,乙种师的战斗能力依旧不够。

你要说越南不就是个小国吗?为什么要怕呢?这个确实,但我们要看到的是越南背后是一个强大的苏联,越南方面有苏式武器加持,加之美军遗留下来的大量军事物资,越南军队的装备与中国不相上下。

战斗经验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此时已是七十年代末,基层士兵都是建国之后出生的,在军队中只有团级以上的干部有过战争经验,但也有20多年没打过仗了。越南方面则刚刚结束了对美国的战斗,有着比较丰富的实战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特殊时期,我国的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干部短缺,指战员缺少训练且出现了高龄化等问题

其次就是主客场作战问题,战斗结果是不能单单以兵力以及装备来预测结果。越南终究是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作战,加之越南人全民皆兵,我军跨越国境作战,并没有这种优势。

那既然甲种师作战比较有保障,为什么不全都上甲种师呢?首先就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尤其在中国北部,苏联重兵压境。北京军区,兰州军区等等,这些地方的军队都是不能动的,而且为防止中方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后,苏联南犯,这里驻扎的都是最精锐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还有军费问题,战争并不是经常的事情。养军队是一个极为费钱的事情,中国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能够保证自己全军精锐。在和平时期,中方采用甲乙种师的编制也是一种出于现实的决定。

为了反击越南,我军决定对前线部队进行“输血”,军队一边向越南方向挺进一边补充新兵,调动老兵在乙种师中担任骨干。然而这样的紧急调配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导致刚刚开战的时候出现了伤亡过大的情况,这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一场“惨胜”

1978年12月19日,第41军各部队部署到位,各部队开始向预定地点开进。此时整支部队供23000余人。而到了开战以前,而仅仅五十天后,第41军人数就扩大到了43000余人,人数直接翻番。

其中122师与123师的改动最大,为了入越,两个师都开始了紧急建设甲种师的任务,短时间内向两个师补充了大量新兵。本身就是甲种师的121师也派出了一些老兵到两个师担任骨干,以增强基层连队指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开战的2月17日,两个乙种师都被成为了甲种师的体量,然而这种紧急补充也只能是让乙种师在人数上成为了甲种师,真正上到战场之后,紧急扩军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有人说别的部队是训练之后上战场,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41军的战斗连队是先打了仗才回去训练。新兵的训练不足导致一开始我军伤亡很大,有些连队里面,班长不认识自己的战士,战士也搞不懂自己的番号,这都是准备不足的表现。

战斗虽然达到了预期目标,越南人被我们一顿胖揍,但我军战前的紧急扩军和新兵训练不足也暴露出了我们在军队建设中的短板。巨大的伤亡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

历时28天的战争中,我军一共伤亡2.7万余人,而在战斗开始的头两天,我军的伤亡人数就达到了4000人,伤亡人数大大超越了预料

而如今来看,战前匆忙的调动军队以及紧急备战,补充兵员都是一种迫于形势的无奈选择。越南的嚣张,苏联的重压都使得我们不得不“亮剑”示威。但军队的准备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暴露,越南方面一旦有了准备,我军也难以达到预定结果。

也正是这场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气概。我们不仅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更在逆境中成长,从战争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军队现代化改革的紧迫性,中国军队由此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