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月,张春桥等人在上海制造了“一月风暴”,夺权成功。也是“一月风暴”之后,上海市委原先的干部被夺权,不仅被暂停了工作,而且身心持续受到迫害。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王一平,就是“一月风暴”中被造反派夺权的干部之一。那么,王一平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一平出生于1914年,山东荣成人。青少年时期的王一平就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32年,王一平加入了我党,此后他在我党的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积蓄革命力量。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王一平南征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迎来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王一平留在上海工作,担任了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上海市委秘书长、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务,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工作,并为上海国民经济的恢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上海的建设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很快就来到1966年,这一年,十年浩劫开始,作为干部的王一平也受到了冲击。1967年,“一月风暴”之后,张春桥夺权成功,在这种背景下,王一平也受到批斗,并被隔离审查,甚至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王一平一直是个严于律己的干部,造反派审查他一段时间后,没有审查出任何问题,于是张春桥就开始对王一平进行威逼利诱。在张春桥的策划下,马天水找到王一平,让王一平站出来“揭发”陈丕显,并许诺“解放”王一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一平自然知道“解放”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他是个有原则的干部,于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马天水。张春桥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恼火,不过,他也对王一平无可奈何。1971年,王一平恢复了自由,此后他进入上海市革委会工作,并在1972年担任了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

重新复出后,王一平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尽自己所能致力于秩序的整顿,努力减小“四人帮”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王一平迅速受到重用,他协助中央赴上海工作组参与粉碎了“四人帮”上海余党的阴谋活动,立下了一件大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63岁的王一平担任了上海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任职期间,王一平努力消除“四人帮”的影响,并帮助过去受迫害的干部恢复名誉,重新复出工作,配合市委迅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层面。

1983年,上海市有人主张编一本与路线有关的书,这本书主要还是针对柯庆施。柯庆施过去担任过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人们对柯庆施的评价有多种说法,所以有人主张编一本书记录下来。

在讨论过程中,王一平拒绝对柯庆施不利的评价。王一平的理由是柯庆施还是为上海做了很多工作的,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很大的成绩,尤其是柯庆施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为官清廉,从不搞特殊化,这一点值得很多人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来说,王一平的观点更符合唯物辩证法,柯庆施的确在“大跃进”中表现过于“积极”,但他也为上海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实打实的。因此,上海市委最终还是采纳了王一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