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开放的重庆,"国际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容。目前,重庆拥有国际友城54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127个。

5月22日至23日,2024重庆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大会将召开,上游新闻走近在渝工作、生活、学习多年的"国际友城"青年,看看他们与重庆的缘分,讲述成为两座友城之间"桥梁"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友城:白俄罗斯明斯克市

重庆结缘:16年

曾经,重庆在欧莉娅的印象中,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如今,重庆是她的第二故乡,她的生活、工作、甚至味蕾都与这个城市同频共振。

欧莉娅有很多头衔:重庆瓦罗莎公司创始人、白俄罗斯旅游文化商品中心主任、前任白俄罗斯明斯克市驻重庆代表。去年,重庆市文旅委还授予她"重庆旅游推广大使"的称号。多年的生活,她已经当自己是重庆市民中的一员。

与重庆结缘是在2008年,她到重庆大学学习中文,初次接触到一个热情耿直、麻辣鲜香的重庆。毕业后,她留在中国工作生活。"我对国际贸易很感兴趣,小时候就被丝绸之路的故事打动,骆驼商队、河西走廊的画面深入脑中。"欧莉娅决定自己创业,做国际贸易,她的首选地便是重庆。2018年,她在重庆开业的"瓦罗莎白俄罗斯旅游文化商品中心",是中国的第一家白俄罗斯天然食品直营店。

重庆给欧莉娅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新鲜。"重庆太独特了,我在平原地区长大,天生对山城的魅力无法抗拒。"她说,重庆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城市。她的住所在市中心,但每天清晨推窗一望,到处鸟语花香,绿茵如盖,总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种感觉,不像生活在大城市,而当你穿过一个隧道,眼前就会豁然出现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商业区。重庆就是这么神奇!"欧莉娅说,重庆是她事业发展的起点和福地。重庆人爱吃牛肉,遍街的火锅店,对白俄罗斯的牛肉需求量很大。另外, 她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重庆人爱吃鸡爪,而白俄罗斯产量巨大,但当地人却不爱吃,这种契合度极高的"互补",让欧莉娅捕捉到巨大商机。目前,在她的公司里,鸡爪贸易量已超过了牛肉,去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2017年3月,重庆市与明斯克市正式结为友好市州关系。两地在人文交流、经贸往来等方面加强了联系。同时,白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跟重庆的关系,2021年,白俄罗斯在重庆开了总领馆,这也是白俄罗斯在中国继广州和上海之后,设立的第三家总领馆。

去年底,她被重庆市文旅委授予"重庆旅游推广大使",这让她很感动。"有时我回到家乡,亲人朋友都会来找我了解重庆的情况。"前不久,她带了两个家庭、共八个人到重庆旅游,她全程当导游,"带团"游览解放碑、洪崖洞、两江游等景点。一路走来,朋友们对重庆印象非常好,他们表示回去了后,会向其他朋友强烈推荐重庆。

"今年在重庆举行的西洽会,白俄罗斯是主宾国,我要做一个两地贸易的深度参与者。"欧莉娅认为,当前重庆与白俄罗斯的贸易数据在不断攀升。西洽会上,她也将与国内国外供应商展开洽谈,探索更多的合作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还有一个梦想,想拴住重庆人的胃,开一家白俄罗斯餐厅。"她说,白俄罗斯餐饮很有特色,爱吃烤肉,但不吃辣,与重庆本地烤肉有区别。"我准备在原有的口味上,进行本地化调整,希望能给重庆餐饮文化增添一种新的感受。"

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一些细节早已注定。她回忆初到重庆吃披萨时,发现居然有辣椒,"当时不吃辣椒的我,真觉得可能在这里生活不下去。"没想到,后来不但学会吃辣,还爱上吃辣,几天不吃还会想念。"我现在的胃已经和重庆人一样了。"

当前重庆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开放,发展潜力巨大。"我准备扎下根来,继续做重庆与世界的桥梁。"欧莉娅说。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摄影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