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小满的信】

杨梅渐紫,琵琶满树时,又一年的小满如约而至。

这是一年中最富含希望的节气,雨落时不凉,天晴时不燥,万物葱郁而不过于茂盛,一切都是将满未满的样子。

讲述:都靓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体现着季节、农时、降水、气候、物候的变化。所谓“小满”,在南方与北方的含义又不尽相同。在南方,小满是指雨水之盈,江河渐满;而在北方,则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的谚语里藏着与农事息息相关祭车神、祈蚕节、抢水等习俗,因远离现代都市生活而不被人们所熟知。

夏季丰饶的物产,却被历代文人频频描画,传颂至今——

“映水黄梅多半老”“满林烟雨熟枇杷”“樱桃烂熟海鱼鲜”,笔墨意趣跃然纸上。

中原地区的小满会,便是人们为了售卖瓜果、备战六月农忙安排的集会,种子、农具、牲口等在集市上交易,也被看作夏收的“战前总动员”。

小满三候为“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这一时节,苦菜逐渐繁茂起来,民谚有“夏天吃苦,胜似进补”的说法,也在提醒我们夏天食用一些清苦的蔬菜既能够清热解毒也可以刺激食欲;一些喜阴的细软草类再也受不了强烈的阳光,渐渐枯死;那么,明明是初夏,为何说“麦秋至”呢?这是因为北方的小麦在夏季成熟,而其他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一般是秋季,对于小麦来说小满时节是收获季,就相当于它的秋季,故称为“麦秋至”。

小麦初熟,江河渐满,无数的花花草草开始用各种色彩填充这个世界,呈现生命最美好的姿态。正如人们赋予“小满”的哲学意味,别让生命太过拥挤,“盈而未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小满的哲学,在于懂得留白,懂得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给生活一些留白,光才会照进来,我们才能看到那些一直在身边,才会发现那些微小却闪耀着的美好一直在身边。

那么,你读懂小满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下拉动

让我们一组诗词

迎接小满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绝·小满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宋·欧阳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满

子规声里雨如烟,

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

邻家蚕熟麦秋天。

——元·元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小满日口号

久晴泥路足风沙,

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

满林烟雨熟枇杷

——明·李昌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居杂兴

最爱江南小满天,

樱桃烂熟海鱼鲜。

一声布谷啼残雨,

松影半帘山日悬。

——明·薛文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门竹枝词·小满

调剂阴晴作好年,

麦寒豆暖两周旋。

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清·王泰偕

风说了许多

把夏天注得盈满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张璋 李政葳

策划:王宏泽

撰文:张璋

视频:宫辞 董大正

设计:王宏泽 董诺

排版:孔繁鑫 王宏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