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文/李海容 图/杨忠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针对网民在相关平台发布的“海州区某市场购物时发现一商户短斤少两,并被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抢夺手机”的视频,连云港海州区联合调查组通报处理结果:海州区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户和市场主办方的违法行为已经调查终结,予以行政处罚告知。对涉事商户许某某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罚款3万元;对市场主办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罚款35万元。海州区公安机关依法对存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曹某某、王某某,涉事商户许某某及其亲属徐某某、时某某予以行政拘留。

连云港“鬼秤”事件刚处理完毕,南京又被爆出农贸市场“缺斤少两”、博主举报被抢摔手机的情况。5月18日,有打假博主发布视频称,他在南京东山第二农贸市场买鱼时,觉得鱼的重量不对劲,便到市场的公平秤复秤,结果发现少了四两。然后,博主就去找商家讨要说法,商家承认秤是九两秤。博主带着商家向市场方举报时,却被市场管理人员抢摔手机。5月19日,南京市江宁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证实,该事件发生于4月22日。在双方发生争执报警后,江宁警方迅速出警,依法进行处置。目前,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农贸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立案调查,市场方对涉事商户予以清退。

且不说“鬼秤”事件频发、消费者利益屡屡受损之恶劣,更令人吃惊和愤怒的是,两起事件中不但涉事商户都态度嚣张,而且抢摔手机的竟然都是市场管理方,真是令人大跌眼镜,难怪舆论哗然、气愤难平。

要求删视频、出手抢摔举报者手机,市场管理方公开“护短”,其行为比无良商家更为恶劣,理当“罪加一等”严肃处理。虽然市场管理者不是执法机关也不是监管部门,但对管辖范围内的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环境负有当然的维护责任。当消费者权益受到“鬼秤”侵害证据确凿,且无良商家态度极为蛮横恶劣之时,作为市场管理者,理应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责任,把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这种坐视不管、恶语相向甚至完全是袒护商户、助纣为虐的态度,这种反应过激、直接上手“撕卷子”的行为,无疑是站到了消费者的“对立面”,不但让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感、安全感大打折扣,而且让人不禁要追问,市场管理者的“保护伞”究竟在为谁撑,也让人有理由质疑,无良商家和市场管理方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称重缺斤少两、造假手段升级,消费者苦“鬼秤”久矣。维护安全、干净、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不能依靠经营者自律,也不能仅靠职业打假人、自媒体拍视频和记者暗访、“3·15”曝光,监管必须要走在前头、管在日常。打击“鬼秤”、构建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方面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追根溯源、彻查“鬼秤”背后的非法改装生意,持续加大打击计量违法行为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此类违法乱象,另一方面,无论是市场管理方还是市场监管部门,都须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创新做好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环境的常态化维护管理。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日常,持续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积极回应、妥善处理广大消费者和各种网络平台上的投诉举报行为,对缺斤少两、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重拳打击,建立起长效管理新机制,切实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