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军律师

如需帮助可关注,私信必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执行程序中的司法拘留

执行程序中的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存在下列情形的当事人,依法采取限制其或单位主要负责人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

1、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

2、有义务却不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经罚款后仍拒不协助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3、拒绝报告、虚假报告财产情况的被执行人

拘留有法律依据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其具体内容为: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其具体内容为: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九十二条: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处理:

(一)允许被执行人高消费的;

(二)允许被执行人出境的;

(三)拒不停止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权属变更登记、规划审批等手续的;

(四)以需要内部请示、内部审批,有内部规定等为由拖延办理的。

哪些行为属于“拒不履行”?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包括:

(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的;

(三)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

(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按照人民法院执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五)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个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的。

拘留启动方式有几种?

1.依职权启动。

执行程序中,如果执行员在履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有违反上述法律规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后,可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2.执行人申请

如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上述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并应当附相关证据材料。法院经查证属实后,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拘留结束钱就不用还了吗?

有的被执行人存在“大不了就拘留一次,以后就拿我没办法了”的想法,是否正确?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

拘留完毕后,自身应当履行的义务仍然需要履行完毕。如拘留后仍然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如需帮助可关注,私信必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及法律常识,帮您维护权益。

关注点赞转发,让亲友都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