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不错,正是给果园施肥、除草、灭杀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时刻,牛西锁老人的三亩猕猴桃需要打理。”

“是的,牛大爷都快八十了,放在别人家里,应该是安度晚年享清福的岁数,可他却毅然撑起这个突然‘破碎’的家庭,下地干活、洗衣做饭、照顾智障儿媳、还要供三个孙儿上学,真的不易呀。”

5月15日,太阳刚刚露出地面,绚丽的朝霞映红了大地,一阵微风吹来,摇曳着灞河岸边的一排排垂柳,觅食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好似在演奏一曲华丽的乐章。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灞桥派出所民警张倍源和辅警乔晨,匆匆吃完早餐,便带着一种责任和使命,驾车出发辖区歇驾寺村“暖心警务会客厅”,开始他们一天的帮扶工作,他们有说有笑。此时此刻,一缕缕霞光洒落在他们的脸上,更增加了一份帅气。#西安头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牛西锁老人一家,还得从他不幸的家庭说起。2012年从陕南商洛移居到歇驾寺村的儿子牛红良,一年前的突然病逝,给这个结构本来就很复杂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头一棒,听起来不免让人感到一阵心酸。

牛西锁祖籍陕南商洛,一家人一直过着很清贫的日子,儿子牛红良年幼时双腿就患上了疾病,因家庭困难无钱给他治疗,时间长了导致其下肢肌肉萎缩行动不便早早就辍学在家。为了不给家中增加负担,十六七岁的他便萌生出自谋生路、发挥自学的家用电器维修技术,挣点小钱维持家境,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1998年夏,牛红良背着家人一瘸一跛,悄悄地离开了他的家乡商州区大荆镇,在商洛城里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他曾遭人嫌弃过、嘲笑过,但他深知自己的残疾身体,并没有在乎别人对他的冷漠嘲讽,依然坚持自己的主见,他曾在私人企业打过零工、建筑工地看过厂子,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

2001年夏,有好心人看牛红良虽有残疾,但心地善良、为人忠厚,便给他在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道歇驾寺村介绍了个媳妇俞某燕(天生智障),不久,两人便结了婚,次年生下了儿子,一家人一下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之中。但牛红良顿感压力更大,毕竟陕南商洛经济发展比不上关中,他便有入赘到妻子娘家的想法,在那里做些小生意增加收入。在征得妻子娘家人的同意后,于2012年迁居到现在的歇驾寺村,相继生下次子和小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政府出台实施一系列脱贫致富政策,因牛红良夫妇身有残疾,村上为了照顾他们,特意让牛红良担任村上的残疾人联合会主任,带领全村身有残疾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好景不长,2023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夺走牛红良五十多岁的生命,留下天生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的媳妇俞某燕和三个正在上学的儿女。

家庭的突然变故,唯一的顶梁柱离世,无疑是给一家老小以沉重的打击,留下智障的妻子和三个正在上大学、高中、初中的孩子怎么办?2023年8月份,公安灞桥分局灞桥派出所在持续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践行市公安局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持续巩固农村“一村一警”工作实践中,驻村社区民警张倍源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与村干部商议解决其当务之急,决定将牛红良孤独一人远在商洛大山中年近八旬的父亲牛西锁接到歇驾寺村,暂时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生活的责任,并借助国家扶贫政策,适当给予经济上的补偿。同时通过相关部门免费提供五头猪仔和饲料,让牛西锁老人饲养,养大后回收付给老人一定的饲养费,以解决家庭开支不足问题。

由于牛西锁老人年事已高,照顾家人和养猪的双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加之饲料供应商突然终止了饲料供应,五头小猪没养到标准重量就断了顿。今年春节前,“暖心警务会客厅”的民警张倍源和副所长秦晓明发现这一情况后,与治安协理员张京益一起帮老人联系相关部门,免费给老人屠宰了五头猪,并发动全村人帮忙购买猪肉,更令人欣慰的是“暖心警务会客厅”的民警亲自带货卖肉,解决了牛西锁老人一家没钱过年的燃眉之急。

这仅仅只是民警帮贫的开始,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

“帮人不能帮一回,要帮,我们就一直帮下去。”民警张倍源给辅警和治安协理员张京益说。

8时10分,张倍源和辅警乔晨很快到了“暖心警务会客厅”,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带着治安协理员张京益,又要迫不及待地朝牛西锁老人的果园走去。

“趁着早上凉快,我们帮牛西锁老人打理一下果园。”他们边走边说。

到了果园,三人很快作了分工,张倍源和治安协理员一个除草一个施肥,辅警乔晨则给果树喷药,小小的果园充满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氛和欢乐,一旁的牛大爷高兴得合不拢嘴,就连在一旁的智障儿媳也跟着笑不够。

“牛大爷,你的户口迁移手续已经办理好,改天我给你捎过来,路太远,你就不用去所里户籍室了。”辅警乔晨一边劳动一边告知老人好消息。

此刻的牛西锁老人高兴得含泪说道:“太谢谢你们了,政府对我太好了,真的没想到啊。”

中午时分,牛大爷的三亩猕猴桃,在他们三人的齐心努力下,已完成一半的打理。

“今天就干到这,下午到警务室把其他公务处理一下,明天早上接着干。”治安协理员张京益说道。

公安灞桥分局灞桥派出所民警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不走形式不留虚名,实打实践行为群众服务的诺言,也是落实市公安局“三下”工程和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的具体表现。目前,关心牛西锁老人一家的生产生活,已成为灞桥派出所一项常态化工作,民警们隔三岔五就去牛西锁老人家走走看看,帮忙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就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老人有时遇到头疼脑热啥的,张倍源主动自掏腰包买些常规药物和营养品,以便老人及时缓解和调理身体。

“‘暖心警务会客厅’的日常工作,在治安协理员的配合下,开展得非常顺利,唯一让我每天牵挂的是牛大爷一家,只要他老人家在世一天,我们就要照顾他家一天,直至几个孙儿走向社会,能担起家庭责任后我们才放手。”张倍源用一种自信和深沉的语气说道。

“歇驾寺村属典型的农村,这两年我们派出所主打乡村服务工作,在提倡村民发展当地猕猴桃、面粉、挂面等主导产业的同时,也忘不了帮助有困难的家庭和特殊群众,像牛西锁老人就是我们帮扶的主要对象。”灞桥派出所所长李福平说。